古代爵位等級制度(古代爵位等級)
發(fā)布日期:2023-02-17 00:00:19 來源: 編輯:
關于古代爵位等級制度,古代爵位等級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中國古代的爵位變化很多。
2、爵位自商代就有,西周沿用了商代的爵位并略加變化,形成了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爵位制。
3、但是根據(jù)以前的文獻,好象這五等爵位制與西周的并不合,這只是春秋時期的爵位制度。
4、在周代,只要是中央官員都可以稱公,如司徒、司馬等。
5、如查地方諸侯充任此職,他也可以稱公,如鄭桓公、鄭莊公父子都兼任周王朝的司徒一職,為此他們也可以稱公。
6、公、侯、伯、子男只是諸侯的爵位等級,但并不代表他們職權大小,他們都一樣是諸侯。
7、諸侯下面有卿、大夫、士等級別,這些都是貴族。
8、但是王朝的相同官職要高于諸侯的,如王朝的卿與地方上的諸侯是平級的,大夫與諸侯的卿平級的,依此類推。
9、到了戰(zhàn)國時期,五等爵位制名存實亡。
10、各國諸侯雖然名義為周天子的臣子,但已經紛紛稱王。
11、而且諸侯們也會封自己的下屬為侯或伯等,完全不通過周天子了。
12、而秦國通過商鞅變法,實行新的爵位制度。
13、公士、上造、管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簽: 古代爵位等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