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彰與曹植(曹彰和曹植怎么死的)
關(guān)于曹彰與曹植,曹彰和曹植怎么死的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在三國演義中曹植是曹植在憂郁中病逝,是病死的。
2、黃初四年(223年),32歲的曹植徙封雍丘王。
3、黃初六年(公元225年),曹丕南征歸來,路過雍丘,與曹植見面,增其戶五百。
4、黃初七年(226年),曹丕病逝,曹叡繼位,即魏明帝。
5、壯心不已的曹植急切地渴望自己的才能得以施展,他曾多次慷慨激昂地上書曹叡,要求給予政治上的任用,拳拳之心可以使鐵石心腸之人動容。
6、但過于冷靜理智的曹叡卻心如古井,不起微瀾,對于曹植的種種表白和要求,只是口頭上給予嘉許而已。
7、曹叡對他仍嚴加防范和限制,處境并沒有根本好轉(zhuǎn)。
8、曹植在文、明二世的12年中,曾被遷封過多次,最后的封地在陳郡。
9、太和三年(229年),38歲的曹植徙封東阿,其間潛心著作,研究儒典。
10、太和六年(232年),曹植改封陳王,11月曹植在憂郁中病逝,時年41歲,遵照遺愿,將其葬于東阿魚山。
11、后人稱之為“陳王”或“陳思王”。
12、擴展資料《世說新語》記載著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學(xué),命曹植在七步之內(nèi)作出一首詩,否則將被處死。
13、而且對詩有嚴格要求:詩的主題必須為兄弟之情,但是全詩又不可包含兄弟二字,曹植在不到七步之內(nèi)便吟出:“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為汁。
14、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。
15、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”但此詩是否為曹植所著作,至現(xiàn)今仍有爭議。
16、參考資料:百度百科-曹植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(biāo)簽: 曹彰和曹植怎么死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