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邈三國殺(張邈)
關(guān)于張邈三國殺,張邈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以三國志來說,三國演義里陳宮看見曹操殺呂伯奢而棄之而去的情節(jié)是沒有的。
2、曹操起兵之初,曾經(jīng)顯示出對于豪門大族的支持和對于士族的擁護,因而得到張邈和陳宮的效忠。
3、因為陳宮和張邈代表的是兗州豪強士族的利益,支持曹操就是一種互相有利的行為。
4、但是后來曹操對于士族與自己制衡中自己并不占優(yōu)勢的情況并不滿意,他想要掌控,而不是平衡。
5、曹操試過用血腥的辦法來奪取優(yōu)勢,這期間他誅殺豪強名士邊讓,這是個標志性事件。
6、這次誅殺邊讓的事件讓曹操迅速被士族所遺棄,陳宮、張邈等迅速倒戈,寧可引來呂布都不容忍曹操。
7、因為呂布是出生庶族,一直空有武力和強軍,卻無名無分。
8、漢帝給張遼等人都封了官,可是呂布自己卻沒有官位,這樣一來張遼要是謀反那就是名正言順,讓呂布再相信手下也不得不防。
9、這就決定了呂布注定只能事倍功半,不可能有大的發(fā)展。
10、引來呂布,而呂布注定翻不起來大浪,這樣弱勢的諸侯統(tǒng)治下的士族就能強勢。
11、陳宮等人就是這個打算。
12、這一點與盤踞徐州的陳珪陳登父子迎劉備對付陶謙、再迎呂布對付劉備的道理是一樣的。
13、陳登父子看似毫無立場,實際上卻是在挑動外來者的廝殺,削弱他們,逼迫他們不得不依仗士族的力量,確保本土士族在徐州的地位。
14、不過顯然陳宮沒能像陳珪陳登父子那樣獲得成功。
15、兩個因素造成了這一點:曹操及時地采取措施補救與士族的關(guān)系曹操發(fā)現(xiàn)自己低估了誅殺邊讓的后果,立刻亡羊補牢,大力拉攏和穩(wěn)定荀氏等潁川大族。
16、荀氏原本就有荀彧荀攸等在曹操手下效力,并且在士族有巨大影響力。
17、荀彧親自守衛(wèi)后方遭襲的兗州,與呂布作戰(zhàn),這樣很快就造成了“外來的呂布和本地的荀氏開戰(zhàn)”的假象,反而團結(jié)起來對付呂布,把呂布擊退。
18、曹操的軍事優(yōu)勢明顯曹操不同于劉備、呂布。
19、劉備和呂布在徐州是自身實力不足,要想站住腳就必須不能得罪當?shù)氐氖孔濉?/p>
20、而曹操則軍事上十分強勢。
21、曹操的一生就是在不斷平叛中度過的。
22、拉攏一些像荀氏這樣的大族之后,對于一些刺頭的小士族,仍然是毫不留情地誅殺滅族。
23、在一次次反抗失敗后,曹操統(tǒng)治地區(qū)的士族實力大幅度削弱,曹操在士族面前越來越強勢。
24、等到曹操進位魏王的時候,連荀氏都無法對曹操進行制衡了。
25、這一點三國時別的諸侯都沒做到。
26、就一個孫策幾乎做到卻因為被暗殺而終止,后繼的孫權(quán)采取了相反的政策。
27、所以綜合以上,陳宮他們背叛曹操是因為曹操沒有信守諾言,損害了士族的利益。
28、當時的士族為了保住自身利益是不會有國家、民族、信仰、正義等概念的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簽: 張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