皖南建筑風格(皖南建筑)
關于皖南建筑風格,皖南建筑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皖南民居以黟縣西遞、宏村最具代表性,2000年被列入“世界遺產(chǎn)名錄”。
2、 宏村現(xiàn)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余幢。
3、村內(nèi)鱗次櫛比的層樓疊院與旖旎的湖光山色交輝相映,動靜相宜,處處是景,步步入畫。
4、擁有絕妙田園風光的宏村被譽為“中國畫里鄉(xiāng)村”。
5、西遞現(xiàn)存明清古民居124幢,祠堂3幢。
6、代表徽派民居建筑風格的“三絕”(民居、祠堂、牌坊)和“三雕”(木雕、石雕、磚雕),在此得到完好的保留。
7、 青瓦、白墻是徽派建筑的突出印象。
8、錯落有致的馬頭墻不僅有造型之美,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,阻斷火災蔓延的實用功能。
9、 徽派民居的特點之一是高墻深院,一方面是防御盜賊,另一方面是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遷徙家族獲得心理安全的需要。
10、 徽派民居的另一特點是以高深的天井為中心形成的內(nèi)向合院,四周高墻圍護,外面幾乎看不到瓦,唯以狹長的天井采光、通風與外界溝通。
11、這種以天井為中心,高墻封閉的基本形制是人們關心的焦點。
12、雨天落下的雨水從四面屋頂流入天井,俗稱“四水歸堂”,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“肥水不流外田”的心態(tài),這與山西民居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13、 皖南民居以保存了明清時期的大量古建筑而馳名。
14、新安為文化之鄉(xiāng),歷史上多出官宦商賈,僅歙縣舉人以上的士官即達數(shù)百人。
15、徽商更是遍及皖南。
16、“富室之稱雄者,江南首推新安”,他們巨大的財富,營造了皖南這個精美的古民居博物館。
17、今存徽州明清時期的古建筑群主要集中在黟縣、歙縣、績溪、休寧。
18、黟縣今存古村落十余處,要者如西遞、宏村、碧山、屏山等。
19、黟城古建筑更多。
20、全縣保留有價值的古建筑數(shù)百處。
21、僅西遞就有122幢。
22、歙縣共有古建筑365處,有價值的一百余幢,古祠堂27座,集中在雄村、呈坎、潛口、棠樾、深渡等村。
23、績溪今存古建筑一百余處,集中在磡頭、坑口、馮村、上莊等處。
24、古村落一般由牌坊、民居、祠堂、水口、路亭、作坊等組成,有的村落規(guī)模很大,如呈坎有街巷99條,陌生人進去后往往會迷失方向。
25、許多村落布局井井有條,宏村的水系就是一例。
26、宏村在村頭依山筑壩,村內(nèi)水渠從街道兩側進入每戶,匯于村中部的月塘。
27、再分流至戶,流入南湖。
28、每戶都有大、小水渠,分供洗滌和飲用水。
29、民居的布局一般是以天井為中心的三合院或四合院,兩層高度。
30、中型、大型宅院采用多院落組合,建筑全是粉墻黛瓦。
31、舊時大戶人家的許多建筑群,規(guī)模龐大,采用徽州三雕裝飾,布局精巧,錯落有致。
32、一片片皖南古建筑鑲嵌在黃山、九華山、新安江廣闊的名山秀水之中,天造地合,宛然一個無須妝點的世界級公園。
33、 皖南民居為兩層以上的樓房,中間圍合一個很小的天井,廳堂設在天井的北側。
34、廳堂與天井之間不設墻壁與門窗,屬于開闊的空間。
35、在廳堂的北側,也就是后部是木質(zhì)的太師壁,太師壁的兩側為不裝門扇的門。
36、太師壁的前面放置長幾、八仙桌等家具。
37、廳堂東西兩側,分別放置幾組靠背椅與茶幾,人們常常將一些器具放置在上面作為裝飾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簽: 皖南建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