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鏡園翻譯簡單的(天鏡園翻譯)
關(guān)于天鏡園翻譯簡單的,天鏡園翻譯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翻譯:天鏡園浴鳧堂中,種有高大的槐樹和密密的竹林,蓊蓊郁郁樹蔭層疊,與碧波蕩漾的蘭蕩湖相對,樹木鮮綠,湖水純凈,水中清晰可見的游魚、天上飛鳥掠過的影子、水底藻荇交錯,這一切景物美得像在空靈之境一樣。
2、我坐在浴鳧堂里讀書,撲面而來的是滿眼的綠色,我在窗前打開書卷,所有的文字全都映上青碧鮮綠的顏色。
3、每年春末,運(yùn)破塘筍的船必定途經(jīng)這里。
4、輕舟飛出,商販就挑選最大一株筍拋到水面上,呼喚園中人說:“撈筍!”然后劃槳飛快地離開。
5、園丁劃著小舟拾回大筍,筍的形狀如象牙,白如雪,嫩如花藕,甜如蔗糖。
6、煮食后,我覺得妙不可言,只有慚愧。
7、原文:天鏡園浴鳧堂,高槐深竹,樾暗千層,坐對蘭蕩,一泓漾之,水木明瑟,魚鳥藻荇,類若乘空。
8、余讀書其中,撲面臨頭,受用一綠,幽窗開卷,字俱碧鮮。
9、每歲春老,破塘筍必道此,輕舠飛出,牙人擇頂大筍一株擲水面,呼園人曰:"撈筍!"鼓枻飛去。
10、園丁劃小舟拾之,形如象牙,白如雪,嫩如花藕,甜如蔗霜。
11、煮食之,無可名言,但有慚愧。
12、?擴(kuò)展資料《天鏡園》是明代散文家張岱創(chuàng)作的一篇散文。
13、作品出處《陶庵夢憶》。
14、作者介紹:張岱(1597--1689),字宗子,后改字石公,號陶庵,又號蝶庵居士、六休居士,山陰(今浙江紹興)人。
15、張岱出生于官僚之家,家境富裕,年輕時四處游歷,見識頗廣,又時常休閑遣興于各類藝術(shù)之中,生活可謂安逸清閑、豐富多彩。
16、明朝滅亡之后,張岱因拒絕進(jìn)入清廷任職,從衣食無憂的富家子弟變成了下層貧民,生活窮困潦倒,后來更是以入山著書以終。
17、張岱擅長散文,一生著作頗豐,包括《瑯繯文集》《陶庵夢憶》《西湖夢尋》 《夜航船》《石匱書后集》 《四書遇》等。
18、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——天鏡園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(biāo)簽: 天鏡園翻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