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播途徑和傳播手段(傳播途徑)
關(guān)于傳播途徑和傳播手段,傳播途徑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后,再進入另一個易感者所經(jīng)歷的路程和方式。
2、不同的傳染病有不同的傳播途徑,有的傳染病有幾個傳播途徑。
3、主要的傳播途徑有以下幾種: (1)空氣傳播:病人在說話、咳嗽、打噴嚏時,將黏液、飛沫噴到空氣、塵埃中,被易感者吸人體內(nèi)引起疾病,主要見于呼吸道為人侵門戶的傳染病,如麻疹、白喉、百日咳等。
4、 (2)水源、食物傳播:常見于腸道傳染病。
5、被污染的水源和俄食物被人食用后引起傳染病,如霍亂、傷寒(副傷寒)、細(xì)菌性痢疾等;食物本身有病原體,被人食用后患病,如炭疽、絳蟲病等;接觸被病原體污染的水引起傳染病,如血吸蟲病、鉤端螺旋體病等。
6、 (3)接觸傳播:既可傳播腸道傳染病,又可傳播呼吸道傳染病。
7、人與傳染源直接接觸而引起傳染病,如狂犬病等。
8、人接觸傳染源的嘔吐物、大小便或接觸了被污染的手、用具、玩具等,如脊髓灰質(zhì)炎、白喉等。
9、 (4)節(jié)肢動物傳播:如蚊子、白蛉等作為中間媒介傳播疾病。
10、蚊子可傳播瘧疾、流行性乙型腦炎,白蛉可傳播黑熱病。
11、 (5)血液及其制品傳播:通過注射、輸液(血)、針灸或一些血液生物制品的應(yīng)用引起傳染病,如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、艾滋病(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)等。
12、 (6)經(jīng)土壤傳播:一些傳染病病原體的芽孢在土壤中生存,當(dāng)人與被污染的土壤接觸時,這些病原體就進人人體,引起傳染病,如破傷風(fēng)、炭疽等。
13、 (7)垂直傳播:孕婦感染了某種傳染病的病原體,可經(jīng)胎盤傳給胎兒,使胎兒受到感染,如風(fēng)疹、乙型病毒性肝炎、艾滋病等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(biāo)簽: 傳播途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