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脛而走的意思和用法(不脛而走的意思)
關(guān)于不脛而走的意思和用法,不脛而走的意思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不脛而走 【出處】(漢·孔融《論盛孝章書》):“惟公匡復(fù)漢室,宗社將絕,又能正之,正之之術(shù),實須得賢。
2、珠玉無脛而自至者,以人好之也,況賢者之有足乎?” 【用例】(清·趙翼《甌北詩話·卷四·白香山詩》:“文人學(xué)士既嘆為不可及,婦人女子亦喜聞而樂誦之。
3、是以‘不脛而走’,傳遍天下。
4、” 【解說】東漢末年,孫策平定江東,盡誅當?shù)赜⒑馈?/p>
5、其時盛孝章素有才名,為人耿直孤傲,策深忌之。
6、其友孔融憂其將不免于禍,欲薦于曹操。
7、乃書于操曰:“時光荏苒,歲月如流,公滿五十,而吾已過二。
8、海內(nèi)有識之士,所剩無幾,僅存孝章一人。
9、今其人囿于孫氏,妻子俱無,煢煢孑立,臨危受苦。
10、昔諸侯有相攻伐者,桓公不能止之,而引以為恥。
11、孝章乃大丈夫也,天下之士有口皆碑矣。
12、今身陷異地,命在旦夕。
13、公可遣一介之使,咫尺之書,則孝章可救,友道可弘也。
14、公輔助漢室,實須得賢,珠玉無脛,而能自至,人好之也,況賢者有足。
15、昔燕王筑臺拜尊名士郭隗,卑身厚幣,招納賢才,故樂毅自魏來,鄒衍自齊來,劇辛自趙來,士爭趨燕。
16、欲公能崇尚斯義,則天下之士咸歸我矣。
17、”操從其言,召之為騎都尉,使命未至,已為孫權(quán)所害。
18、 亦作【無脛而走】(唐·白居易《河南元公墓志銘》):“每一章一句出,‘無脛而走’,疾於珠玉。
19、” 亦作【無脛而行】(北齊.劉晝《劉子·卷四·薦賢》):“玉無翼而飛,珠‘無脛而行’,揚聲於章華之臺,炫燿於綺羅之堂者,蓋人君之舉也。
20、” 亦作【不脛而馳】(明·胡應(yīng)麟《少室山房筆叢·卷二·經(jīng)籍會通二》):“間以余力游刃,發(fā)之乎詩若文。
21、又以紙貴乎通邑大都,‘不脛而馳’乎四裔之內(nèi)。
22、” 【釋義】① 脛:小腿。
23、② 走:跑。
24、 【不脛而走】原指無腿竟然能跑。
25、后喻事物無需推行,便可迅速傳播,常用此語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簽: 不脛而走的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