賣火柴的小女孩寫作背景是什么(賣火柴的小女孩寫作背景)
關(guān)于賣火柴的小女孩寫作背景是什么,賣火柴的小女孩寫作背景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這篇童話發(fā)表在1846年的《丹麥大眾歷書》上。
2、它的內(nèi)容一看就清楚:一年一度的新年除夕,是大家歡樂的日子,但有的人卻在挨餓。
3、這種饑餓在天真的孩子身上就特別顯得尖銳,特別是當(dāng)她(或他)看到好吃的東西而弄不到口的時候。
4、賣火柴的小女孩擦亮一根火柴,照出對面樓上有錢人家的餐桌:“桌上鋪著雪白的臺布,上面有精致的碗盤,填滿了梅子和蘋果的、冒著香氣的烤鵝。
5、更美妙的事情是:這只鵝從盤子里跳出來了,背上插著刀叉,蹣跚地在地上走著,一直向這個窮苦的小姑娘面前走來。
6、這時火柴就熄滅了;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墻。
7、”最后她“死了——在舊年的除夕凍死了。
8、”在這里安徒生安慰讀者,說她和她的祖母“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……飛到既沒有寒冷,也沒有饑餓,也沒有憂愁的那塊地方——她們是跟上帝在一起。
9、”但這只是一個希望。
10、真正的“光明和快樂”得自己去創(chuàng)造。
11、上帝是沒有的。
12、小女孩究竟還是死了。
13、 ??安徒生在他的手記中寫道:“我在去國外旅行的途中在格洛斯登城堡住了幾天。
14、《賣火柴的小女孩》就是在那里寫成的。
15、我那時接到出版商佛林奇先生的信,要求我為他的歷書寫一個故事,以配合其中的三幅畫。
16、我選了以一個窮苦小女孩拿著一包火柴為畫面的那張畫。
17、”這幅畫是丹麥畫家龍布(J.T.Lumdbye,1818~1848)的手筆。
18、 1846年,他到國外去旅行。
19、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來信,要求他按照信中寄來的三張畫片寫一篇故事。
20、其中一張畫片上,畫的是一個窮苦的小女孩,金黃的長頭發(fā)打成卷兒披在肩上,看上去很美麗,她手里拿著許多火柴,瞪大了一雙可憐的眼睛,好像在想些什么。
21、安徒生看著這張畫片,雙眼漸漸濕潤了。
22、他想起了自己的媽媽。
23、媽媽小時候要過飯,有一次要飯時,實在走不動了,竟然昏倒在路上。
24、他又想起了在童年時代惟一疼愛他的奶奶。
25、爸爸去世以后,媽媽改嫁了,他只好和奶奶相依為命。
26、每到傍晚,他坐在墻角里,蜷著腿縮成一團,盼望著討飯的奶奶快些回來。
27、慈祥的奶奶一回家,便把他摟在懷里,給他帶來溫暖,為他解除饑餓。
28、他還想起了在丹麥封建王朝統(tǒng)治下,千千萬萬窮苦的兒童……想著、想著,他情不自禁地攤開稿紙,以自己的親身感受和對廣大窮苦兒童的同情,以及對統(tǒng)治階級的憎恨,奮筆疾書,寫出了《賣火柴的小女孩》這篇優(yōu)美動人的童話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(biāo)簽: 賣火柴的小女孩寫作背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