倉廩實而知禮節(jié)衣食足而知榮辱出自哪本書(倉廩實而知禮節(jié)衣食足而知榮辱)
關(guān)于倉廩實而知禮節(jié)衣食足而知榮辱出自哪本書,倉廩實而知禮節(jié)衣食足而知榮辱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“倉廩實而知禮節(jié),衣食足而知榮辱”是一個俗語,出自《管子·牧民》。
2、意思是百姓的糧倉充足,豐衣足食,才能顧及到禮儀,重視榮譽和恥辱。
3、背景:司馬遷在《史記·管晏列傳》中描述春秋時期,管仲擔(dān)任齊相主持政務(wù)后,與百姓同好惡,流通貨物,積累資財,使得齊國很快走上國富兵強的道路。
4、管仲所說的“倉廩實則知禮節(jié),衣食足則知榮辱”也成為齊國自強求富的指導(dǎo)思想。
5、出處:“倉廩實而知禮節(jié),衣食足而知榮辱”出自《史記·管晏列傳》:“倉廩實而知禮節(jié),衣食足而知榮辱,上服度則六親固。
6、四維不張,國乃滅亡。
7、下令如流水之原,令順民心。
8、”釋義為:糧倉充實就知道禮節(jié);衣食飽暖就懂得榮辱;君王的享用有一定制度,六親就緊緊依附;禮、義、廉、恥的倫理不大加宣揚,國家就會滅亡。
9、頒布政令就好像流水的源頭,要能順乎民心。
10、理論旁證:倉廩實而知禮節(jié),衣食足而知榮辱。
11、糧倉充實、衣食飽暖,榮辱的觀念才有條件深入人心,老百姓也才能自發(fā)、自覺、普遍的注重禮節(jié)、崇尚禮儀。
12、從個人層面上講,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劃分為五個層次,由低到高,其中底部的四種需要(生理需要、安全需要、歸屬和愛的需要、尊重的需要)為缺乏型需要,只有在滿足了這些需要個體才能感到基本上舒適,頂部的需要(自我實現(xiàn)需要)為成長型需要,因為它們主要是為了個體的成長與發(fā)展。
13、一般來說,這五種需要像階梯一樣,從低到高,低一層次的需要獲得滿足后,就會向高一層次的需要發(fā)展,只有在較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后,較高層次的需求才會有足夠的活力驅(qū)動行為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