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肩而立是什么意思(30而立是什么意思)
關(guān)于比肩而立是什么意思,30而立是什么意思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對孔子“三十而立”的理解《論語??為政》中有段孔子“自傳”的話:“吾十五而志于學(xué)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從心所欲,不逾矩。
2、”這段話曉暢明白,“似乎”不難領(lǐng)會。
3、可“三十而立”的“立”怎么解?兩千年多來是“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”。
4、我認(rèn)為,是“確立”的意思。
5、但不是確立“志向”,因為他“十五而志于學(xué)”,其志向(即“學(xué)”)早就已經(jīng)確立了。
6、“有志于學(xué)”并且學(xué)了十五年,到三十歲的時候,他“立”什么呢?是確立人生的方向。
7、具體指向哪里?暫且不論。
8、先就此“確立”而理解孔子原話的含義。
9、十年后,孔子“四十而不惑”。
10、“惑”是指“迷惑”、“懷疑”、“動搖”。
11、他“不惑”什么?是三十歲時所確立的人生方向。
12、也許人生旅途中曾經(jīng)迷惑、懷疑而動搖過,但他不改初衷,沒有歧出,更沒有回頭。
13、再十年后,“五十而知天命”。
14、“天命”可從兩方面理解。
15、一是從己到天,由反觀自省而明白“應(yīng)該如此”,“理當(dāng)如此”,是對前段人生的肯定性總結(jié)。
16、二是從天到己,是“承蒙召喚”,是“上天命定”,是對未來道路的預(yù)期與想望。
17、在早已確立的人生方向上他走過了二十年后,原來的選擇不但未變,反而進(jìn)一步堅定。
18、接下來,“六十而耳順”。
19、“耳順”也可以反向作“順耳”解。
20、又加十年,他的人生在三十年前選定的方向上前行。
21、有風(fēng)雨同舟者,有背道而馳者,有追隨者,有邂逅者,諸此人等“路”目而視,對他的行為給予了種種評判。
22、但在內(nèi)心堅定的孔子聽來,既“耳順”,即無所顧忌地任由他人評說,他仍然我行我素;又“順耳”,即只把別人的話當(dāng)作是對自己的同情、鼓勵與贊許。
23、于是沒有停頓地繼續(xù)。
24、到七十歲時,他已經(jīng)“從心所欲而不逾矩”了。
25、此“矩”正是他三十歲時所確立的人生方向。
26、僅僅是沒有超出故有的方向限制么?驀然回首,走過的人生道路是那般寬闊平坦,是那般通暢伸展,以至于“不惑”、“知天命”、“耳順”都成了“從心所欲”,都是自我生命自由無礙的擴充與張揚——十五年的學(xué)而有三十歲時的人生方向之確立,確立了人生方向后又有四十多年的實踐行程,這就是孔子理性一生的大致輪廓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(biāo)簽: 30而立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