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息是什么意思通俗易懂(全息是什么意思)
關于全息是什么意思通俗易懂,全息是什么意思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全息(Holography)(來自于拉丁詞匯,whole+ drawing的復合),特指一種技術,可以讓從物體發(fā)射的衍射光能夠被重現(xiàn),其位置和大小同之前一模一樣。
2、從不同的位置觀測此物體,其顯示的像也會變化。
3、因此,這種技術拍下來的照片是三維的。
4、 全息這項技術可以被用于光學儲存、重現(xiàn),同時可以用來處理信息。
5、雖然全息術已經廣泛用于顯示靜態(tài)三維圖片,但是使用三維體全息仍然不能任意地顯示物體。
6、 全息術最早與1947年由匈牙利物理學家Denise Gabor(1900-1979)發(fā)現(xiàn),并因此獲得了197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。
7、其他物理學家也進行了很多開創(chuàng)性的工作,例如Mieczyslaw Wolfke解決了之前的技術問題,以使優(yōu)化有了可能。
8、這項發(fā)現(xiàn)其實是英國一家公司在改進電子顯微鏡的過程中不經意的產物(專利號GB685286)。
9、這項技術最開始使用的仍然是電子顯微鏡,所以最開始被稱為“電子全息圖”。
10、作為光學領域的全息圖直到1960年激光技術發(fā)明后才得以開始。
11、 第一張記錄了三維物體的全息圖是在1962年由Yuri Denisyuk、Emmett Leith、Juris Upatnieks在美國拍攝的。
12、 全息圖有很多種,例如投射全息圖、反射全息圖、彩虹全息圖等等。
13、 普通照相,只能記錄物體光場的強度(復振幅模的平方),它不能表征物體的全部信息。
14、采用全息方法,同樣也是記錄光場的強度,但它是參考光和物光干涉后的強度。
15、對采用如此方法記錄下來的光強(晶體或全息膠片中),利用參考光再現(xiàn)時,可以將全面表征物體信息的物光的復振幅表現(xiàn)出來。
16、 其制作過程如下。
17、 對一束相干光(頻率嚴格一致,表現(xiàn)為可以產生明顯的干涉作用)進行1:1分光,照射到拍攝物體的稱為物光,另一束稱為參考光。
18、保證光程(光走的距離)近似相同的情況下,使在物體上反射的物光和參考光在晶體(或者全息底片)上進行干涉。
19、 觀察的時候只要使用參考光照射全息底片,即可在全息底片上觀測到原來的三維物體。
20、 這是最簡單的全息圖原理,此外,還有白光(指非相干光源,例如燈光、日光)即可再現(xiàn)的全息圖(廣泛應用于防偽標識),彩色全息圖(可以用白光再現(xiàn)被攝物體的顏色)等等。
21、這些全息圖的制作過程相當復雜。
22、 雖然全息圖通常指三維光學全息圖,但這是一個誤解。
23、除此之外,聲場也可以被制作成全息圖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簽: 全息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