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桃報李的典故體現(xiàn)了友誼是(投桃報李的典故)
關(guān)于投桃報李的典故體現(xiàn)了友誼是,投桃報李的典故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意思是:他送給我桃,我拿李子回送他,比喻友好往來。
2、此成語沒有具體的典故因出自春秋時期尹吉甫采集、孔子編訂的《詩經(jīng)·大雅·抑》“投我以桃,報之以李”(譯文:人家送我一籃桃,我把李子來相報。
3、)后人用投桃報李表示互相贈送東西,且作為報答的東西更貴重,情意更深厚。
4、示例: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,自古崇尚投桃報李,禮尚往來。
5、2、外國朋友送他一本畫冊,他回送一件工藝品,以示投桃報李之意。
6、擴展資料:投桃報李的近義詞桃來李答 [ táo lái lǐ dá ]出自《詩·大雅·抑》:“投我以桃,報之以李。
7、”譯文:他送給我桃,我拿李子回送他。
8、示例:自古禮尚往來,所以桃來李答本是應(yīng)該。
9、2、互通有無 [ hù tōng yǒu wú ]出自唐·韓愈《原道》:為之賈;以通其有無。
10、譯文:拿出自己多余的東西為他買東西,與他進行交換,就得到自己所缺少的東西。
11、示例:這里家家互通有無,不分彼此,休戚相關(guān),情同骨肉,這里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男耕女織,人人勤儉。
12、3、禮尚往來 [ lǐ shàng wǎng lái ]出自宋·胡寅《斐然集》:“禮尚往來思報玖;情深吸引屢拋磚。
13、”譯文:別人給你幫助,應(yīng)該在禮節(jié)上講求有來有往;有了感情,才能繼續(xù)來往。
14、示例:我過生日時,他送我一個生日蛋糕,他過生日時,我也送去一份,禮尚往來嘛!投桃報李的反義詞忘恩負(fù)義 [ wàng ēn fù yì ]出自元·楊文奎《兒女團圓》:“他怎生忘恩負(fù)義;你雪堆兒里扶起他來那。
15、”譯文:他怎么能忘掉了別人對自己的恩情,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,你去雪堆里扶起他。
16、示例:此人好夸大,且忘恩負(fù)義,你要仔細(xì)識他才好。
17、2、背恩忘義 [ bèi ēn wàng yì ]出自《晉書·劉聰傳》:“沈等皆刀鋸之余,背恩忘義之類。
18、”譯文:王沈等人都是受過宮刑的人,也都是背棄恩德,忘卻道義的那類人。
19、示例: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,如果背恩忘義,天地不容!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(biāo)簽: 投桃報李的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