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禪之地在泰山山頂嗎(封禪之地)
關(guān)于封禪之地在泰山山頂嗎,封禪之地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泰山在五岳中名聲最著,其原因亦與秦漢之際開始的封禪活動有關(guān)。
2、封建帝王的封禪活動是政治和迷信的混合物。
3、封禪是一種祭祀性的禮儀活動,“封”是在泰山上堆土為壇,在壇上祭祀天神,報答上蒼的功績;“禪”是在泰山下掃除一片凈土,在凈土上祭祀土神,報答后土的功績。
4、古人認(rèn)為“天以高為尊,地以厚為德”、“天高不可及于泰山”,祈愿“天地交泰”。
5、于是,凡所謂“受命于天”的帝王,為答謝天帝的“受命”之恩,便到接近天神的泰山之巔,積土為壇,增泰山之高以祭天,表示功歸于天;然后,再到泰山之前近地祗的梁父、社首、云云等小山丘設(shè)壇祭地,表示厚上加厚,福廣恩厚以報地。
6、這就是歷代帝王狂熱追求的泰山封禪大典。
7、一代帝王登封泰山,被視為國家鼎盛、天下太平的象征,皇帝本人也儼然成為“奉天承運(yùn)”的“真龍?zhí)熳印绷恕?/p>
8、歷代帝王封禪泰山活動,有其開始和發(fā)展的過程。
9、封禪泰山,大約可溯源于原始人群對自然山川的崇拜。
10、司馬遷在《史記·封禪書》中引《管子·封禪》說:“古者封泰山,禪梁父者七十二家。
11、”東漢哲學(xué)家王充在他的《論衡·書虛》中也說:“為王太平,開封泰山,泰山之上,封可見者七十有二,紛紛湮滅者,不可勝數(shù)。
12、”司馬遷從《管子》中找到名字的是十二位,他們是:無懷氏、伏羲氏、神農(nóng)氏、炎帝、顓頊?zhǔn)?、帝嚳、堯、舜、禹、湯、周成王?/p>
13、這些人大都是古代比較強(qiáng)大的部落首領(lǐng),是傳說中的人物。
14、《尚書·舜典》記載:“歲二月,東巡狩,至于岱宗。
15、柴,望秩于山川,肆覲東后。
16、”所謂“巡狩”是指游牧民的巡行狩獵。
17、“柴”,燒柴火。
18、“望”,是一種祭祀形式。
19、這是一種原始的自然崇拜,與后世有目的的神道設(shè)教,告成功于天,以強(qiáng)調(diào)帝王統(tǒng)治權(quán)力的禮儀活動,有明顯區(qū)別。
20、封禪和朝拜泰山,載入史冊的是從秦始皇開始,秦二世、漢武帝、漢光武帝、漢章帝、漢安帝、隋文帝、唐高宗、唐玄宗、宋真宗、清圣祖、清高宗等帝王,都曾到泰山登封告祭、刻石記功。
21、其中漢武帝七次東巡登封。
22、中國歷史上最后一次封禪泰山的皇帝是宋真宗。
23、元明以后改為祭祀。
24、清乾隆十一次朝拜泰山,六次登岱頂。
25、歷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鞏固其統(tǒng)治,而泰山又因封禪告祭被抬到與天相齊的神圣高度。
26、一座自然山岳,受到文明大國的歷代最高統(tǒng)治者親臨封禪祭祀,并延續(xù)數(shù)千年之久,幾乎貫穿整個封建社會,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精神文化現(xiàn)象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(biāo)簽: 封禪之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