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的解釋(四體不勤 五谷不分 孰為夫子)
關(guān)于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的解釋,四體不勤 五谷不分 孰為夫子這個(gè)很多人還不知道,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【原文】 18·7 子路從而后,遇丈人,以杖荷蓧(1)。
2、子路問曰:“子見夫子乎?”丈人曰:“四體不勤,五谷不分(2),孰為夫子?”植其杖而蕓。
3、子路拱而立。
4、止子路宿,殺雞為黍(3)而食(4)之。
5、見其二子焉。
6、明日,子路行以告。
7、子曰:“隱者也。
8、”使子路反見之。
9、至,則行矣。
10、子路曰:“不仕無義。
11、長(zhǎng)幼之節(jié),不可廢也;君臣之義,如之何其廢之?欲潔其身,而亂大倫。
12、君子之仕也,行其義也。
13、道之不行,已知之矣。
14、” 【注釋】 (1)蓧:音diào,古代耘田所用的竹器。
15、 (2)四體不勤,五谷不分:一說這是丈人指自己。
16、分是糞;不,是語(yǔ)氣詞,意為:我忙于播種五谷,沒有閑暇,怎知你夫子是誰(shuí)?另一說是丈人責(zé)備子路。
17、說子路手腳不勤,五谷不分。
18、多數(shù)人持第二種說法。
19、我們以為,子路與丈人剛說了一句話,丈人并不知道子路是否真的四體不勤,五谷不分,沒有可能說出這樣的話。
20、所以,我們同意第一種說法。
21、 (3)黍:音shǔ,黏小米。
22、 (4)食:音sì,拿東西給人吃。
23、 【譯文】 子路跟隨孔子出行,落在了后面,遇到一個(gè)老丈,用拐杖挑著除草的工具。
24、子路問道:“你看到我的老師嗎?”老丈說:“我手腳不停地勞作,五谷還來不及播種,哪里顧得上你的老師是誰(shuí)?”說完,便扶著拐杖去除草。
25、子路拱著手恭敬地站在一旁。
26、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,殺了雞,做了小米飯給他吃,又叫兩個(gè)兒子出來與子路見面。
27、第二天,子路趕上孔子,把這件事向他作了報(bào)告。
28、孔子說:“這是個(gè)隱士啊。
29、”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。
30、子路到了那里,老丈已經(jīng)走了。
31、子路說:“不做官是不對(duì)的。
32、長(zhǎng)幼間的關(guān)系是不可能廢棄的;君臣間的關(guān)系怎么能廢棄呢?想要自身清白,卻破壞了根本的君臣倫理關(guān)系。
33、君子做官,只是為了實(shí)行君臣之義的。
34、至于道的行不通,早就知道了。
35、”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(duì)大家有所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