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林外史讀后感100字(儒林外史讀后感)
關(guān)于儒林外史讀后感100字,儒林外史讀后感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“人生南北多歧路,將相神仙,也要凡人做。
2、百代興亡朝復(fù)暮,江風(fēng)吹倒前朝樹。
3、 功名富貴無憑據(jù),費盡心情,總把流光誤。
4、濁酒三杯沉醉去,水流花謝知何處。
5、” 這一首詞,也是個老生常談,不過說人生富貴功名是身外之物,但世人一見了功名,便舍著性命去求他,及至到手之后,味同嚼蠟。
6、自古及今,那一個是看得破的! 首先引用了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的開場,從中我們不難看出《儒林外史》所描繪的是一幅活生生的社會面貌圖。
7、人生追求功名利祿,古來有之。
8、歷史上有多少文人墨客曾經(jīng)留下詩詞,告誡世人要淡泊名利、寧靜致遠,然而人們始終無法走出功名富貴的怪圈。
9、吳敬梓卻與眾不同,它將當(dāng)時社會的角落投射得一清二楚。
10、吳敬梓是康、乾年間的名人,字敏軒,一字粒民,晚號文木老人,安徽全椒人。
11、他出身于歷代顯宦之家,十八歲中秀才,乾隆元年安徽巡撫薦應(yīng)博學(xué)鴻詞,他托病不就。
12、生平著有《儒林外史》外,尚有《文木山房集》。
13、 《儒林外史》所表現(xiàn)的正是吳敬梓親身所歷所聞,也寄托了他看重文行出處、鄙視功名富貴的高尚情操。
14、 以前曾經(jīng)在課本里讀過摘自第三回的節(jié)選《范進中舉》,文中對于范進岳父——胡屠夫的描寫是惟妙惟肖,在范進中舉前后,胡屠夫的態(tài)度簡直是天壤之別: “范進因沒有盤纏,走去同丈人商議,被胡屠戶一口啐在臉上,罵了一個狗血噴頭……” “胡屠戶站在一邊,不覺那只手隱隱的疼將起來,自己看時,把個巴掌仰著再也彎不過來。
15、自己心里懊惱道: ‘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!而今菩薩計較起來了。
16、’想一想,更疼的狠了,連忙向郎中討了個膏藥貼著。
17、” 這些市儈之徒見風(fēng)使舵、勢利小人之形可見一斑。
18、 《儒林外史》是一部諷刺小說,它把鋒芒射向社會,客觀地、寫實地寫秀才舉人、翰院名士、市井細民,正如惺園退士所說,它“摹繪世故人情,真如鑄鼎象物,魑魅魍魎,畢現(xiàn)尺幅;而復(fù)以數(shù)賢人砥柱中流,振興世教。
19、其寫君子也,如睹道貌,如聞格言;其寫小人也,窺其肺腑,描其聲態(tài),畫圖所不能到者,筆乃足以達之”。
20、 由于吳敬梓具有高深的文學(xué)修養(yǎng),又有豐富的社會閱歷,所以才能把那個時代寫深寫透。
21、他把民間口語加以提煉,以樸素、幽默、本色的語言,寫科舉的腐朽黑暗,腐儒以及假名士的庸俗可笑,貪官污吏的刻薄可鄙,無不恰到好處,謔而不苛。
22、在藝術(shù)結(jié)構(gòu)上,它沒有貫穿到底的人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1333332633631物,而是分階段地展開,正如魯迅先生所說,“如集諸碎錦,合為帖子,雖非巨幅,而時見珍異”。
23、 《儒林外史》雖然寫的是明朝的科舉、官場,但是它對于當(dāng)今社會仍有其價值。
24、社會在前進,但仍有不少人信奉“拜金主義”,物欲橫流,一生都在追求名利,為達目的不擇手段。
25、歷史就是明鏡,而古典小說則是歷史的縮影。
26、讀了《儒林外史》,我不僅為其寫實的風(fēng)格以及精妙的人物刻畫所折服,從小說中體現(xiàn)出來的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也深深影響了我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(biāo)簽: 儒林外史讀后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