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鏡見白發(fā)古詩(照鏡見白發(fā)張九齡)
關于照鏡見白發(fā)古詩,照鏡見白發(fā)張九齡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一、譯文以前做宰相時,報效國家,日理萬機,志向遠大。
2、現(xiàn)在做了長史,無事可做,蹉跎歲月,虛度華年。
3、誰知道照鏡子時,才看到自己頭發(fā)白了,老了。
4、我深深感到孤獨,只是自己的形體與影子相憐。
5、二、原文宿昔青云志,蹉跎白發(fā)年。
6、誰知明鏡里,形影自相憐。
7、三、出處《萬首唐人絕句》·《照鏡見白發(fā)》擴展資料一、創(chuàng)作背景詩人為政賢明,剛正不阿。
8、由于他的努力,唐王朝更穩(wěn)步地趨于繁盛。
9、可是后來玄宗怠于政事,奸相李林甫極力排擠,開元二十四年(736年),張九齡被罷相,次年貶為荊州長史。
10、從此朝政日非,“開元之治”也就結束了。
11、二、作品賞析壯志難酬是人生普遍的缺憾。
12、張九齡雖貴為天子股肱,是初唐名相,但屢遭奸臣李林甫等排擠,宏圖未展.常感惆悵失落。
13、此詩或許是以嗟嘆自憐的方式提出了一方人生明鑒:凡欲成就青云之志者,必得時時自醒奮進,蹉跎延宥將貽白發(fā)之恨。
14、全詩寥寥二十字,用語明暢、筆勢飛動,感情沉郁凝霞。
15、三、作者簡介張九齡(673—740)唐代大臣、詩人。
16、一名博物,字子壽,韶州曲江(今廣東省韶關市)人。
17、少聰慧能文,唐中宗景龍(707—710)初年進士,為校書郎。
18、后又登“道侔伊呂”制科,為左拾遺。
19、唐玄宗開元(713—741)時歷官中書侍郎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、中書令,為唐代名相。
20、張九齡才思敏捷,文章高雅。
21、其詩早年詞采清麗,情致深婉,為詩壇前輩張說所激賞,被貶后風格轉(zhuǎn)趨樸素遒勁。
22、他的五言古詩,以素練質(zhì)樸的語言,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,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,貢獻尤大。
23、有《曲江集》二十卷傳世。
24、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-照鏡見白發(fā)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簽: 照鏡見白發(fā)張九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