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福是什么的教學方法(幸福是什么教學設(shè)計)
關(guān)于幸福是什么的教學方法,幸福是什么教學設(shè)計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教材分析:《幸福是什么》是一篇童話故事,按照故事發(fā)展的順序先講三個牧童發(fā)現(xiàn)樹林里一口老泉已經(jīng)不涌泉水了,他們主動帶來鋤頭、鐵鍬,疏通泉眼,開溝引水,砌井加蓋。
2、他們這樣做是為了讓人們能喝到干凈的泉水。
3、再講智慧的女兒看見了他們的所作所為,稱贊他們做了一件好事,并祝他們幸福。
4、這時,三個牧童并不理解什么是幸福。
5、智慧的女兒沒有直接告訴他們幸福是什么,而是引導他們自己去弄明白。
6、接著講十年以后三個牧童又在小井旁邊相遇。
7、他們看到了自己的勞動給別人帶來的好處:有了泉水,樹木茁壯成長,人畜可以隨時飲用。
8、他們?yōu)榇烁械娇鞓贰?/p>
9、回顧各自十年的生活經(jīng)歷,他們對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較深刻也比較一致的體會:因自己的勞動給別人帶來益處而感到幸福。
10、最后講智慧的女兒再次出現(xiàn),她概括了他們的體會,揭示了幸福的含義。
11、這是一篇略讀課文,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了解故事內(nèi)容,懂得幸福是什么,培養(yǎng)獨立閱讀的能力;同時使學生進一步感受童話在人物形象、故事情節(jié)、語言表達上的一些特點。
12、學情分析:四年級的學生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、感悟能力和語文綜合運用能力,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。
13、選擇這篇課文一方面考慮到學生喜歡讀童話故事,另一方面則是故事富有哲理,可以引發(fā)學生對幸福的思考,對生活的理解,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幸福觀。
14、上課時主要充分發(fā)揮學生的主體作用,調(diào)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,渲染、激活課堂氛圍。
15、為學生提供廣闊的自主學習空間,達成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。
16、 設(shè)計理念:《新課程標準》指出:“學生是學習的主體,教學中應(yīng)盡可能引導學生直接與文本對話,在讀中感悟,在讀中積累,在讀中遷移運用。
17、”《幸福是什么》是一種超人體童話,童話就是通過豐富的想象、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、反映兒童生活,對兒童進行思想品德或介紹科學常識的一種文學體裁。
18、在教學中,我盡量讓學生直接走進文本,把自己作為童話中的一員,在讀中感悟童話的真諦。
19、同時又讓學生走出文本,回到現(xiàn)實生活中來,看看自己是如何理解幸福是什么的。
20、 教學目標: 知識目標:了解童話的特點;能理清故事的脈絡(luò),讀懂故事的內(nèi)容,理解幸福的含義。
21、 2、情感目標:發(fā)現(xiàn)身邊的幸福,感受到自己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幸福,并懂得珍惜幸福。
22、 3、技能目標:聯(lián)系生活實際,發(fā)揮想象,編寫童話,提高合作探究能力。
23、 教學重難點: 教學重點:讀懂故事的內(nèi)容,理解幸福的含義。
24、 教學難點:發(fā)現(xiàn)身邊的幸福,感受到自己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幸福,并懂得珍惜幸福。
25、 課時數(shù):1課時 教學過程: 一、談話導入,引起學生的思考,激發(fā)學生興趣: 出示“幸?!边@個詞語 2、齊聲朗讀 3、討論:你認為怎樣才是感到幸福的呢? 4、引導: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?(出示課題)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童話故事《幸福是什么》中的三個牧童也去尋找幸福,他們尋找的幸福與我們的幸福是不同的,我們?nèi)タ纯春脝幔俊 ≡O(shè)計意圖:把幸福提出來讓學生討論,引發(fā)對幸福的思考。
26、這樣一開始就把文本的基本點——幸福提出來思考,激發(fā)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。
27、 二、整體感知課文: 接下來我們就走進這個童話故事,去看看三個牧童尋找的幸福是什么。
28、請同學們打開書,自讀課文,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? 2、交流討論。
29、(三位青年找幸福的事) 3、這三位青年明白幸福是什么了嗎? 出示句子:幸福要靠勞動,要靠很好的盡自己的義務(wù),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。
30、(齊讀) 設(shè)計意圖:找出中心句,圍繞著中心句去理解課文。
31、 三、學習課文: 這三位青年是怎樣弄明白的呢?請同學們再次讀讀課文,把文中相關(guān)的語句劃出來。
32、 2、理解三個青年說的話。
33、 A、讀一讀 B、他們?yōu)槭裁磿械叫腋D?? C、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,你想想你最幸福的一件事是什么?等會我來采訪你。
34、(討論---采訪) 設(shè)計意圖:在讀中感悟,走進文本,把自己作為童話中的一員,在讀中感悟童話的真諦,理解幸福是什么。
35、 3、三個青年在十年前有過幸福的感覺嗎?什么時候呢?(4、5自然段) 4、師:在疏通泉眼時,他們埋下了一顆幸福的種子,然而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這就是幸福。
36、十年后,他們又來到了小井旁邊,那顆幸福的種子已經(jīng)結(jié)出了幸福的果實。
37、 ?。ǔ鍪揪渥?,齊讀)清澈的泉水仍舊那樣靜靜地流著。
38、小井周圍的樹苗已經(jīng)長成枝葉茂密的大樹。
39、小井周圍有許多條小路,路上還看得見人的腳印,他們一定是到這里來喝水或者打水的。
40、在周圍的沙地上有小鳥的爪印,草地上還有鹿和兔子跑過的痕跡。
41、三個青年快樂地看著這一切。
42、他們感到自己只做了一件這么小的事,卻給別人帶來這么大的好處! 5、師:你看到的幸福的果實是怎樣的呢?和十年前一樣嗎? 出示句子對比:樹林里有一口老泉,已經(jīng)不涌泉水了,泉口上堆滿了枯枝敗葉。
43、 A、讀一讀,感受十年后的幸?! 、喝水或打水的人們、動物們會想些什么?說些什么呢? C、最終感受到“自己只做了一件這么小的事,卻給別人帶來這么大的好處!” 6、師:這時他們終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了,就如智慧女兒所說的------ (再次讀)------幸福要靠勞動,要靠很好的盡自己的義務(wù),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。
44、 設(shè)計意圖:運用前后對比來感受幸福,明白幸福的含義。
45、 7、其實在我們現(xiàn)實生活中,也會有這樣的人和事,聯(lián)系生活實際。
46、 8、看來幸福是什么呢?------齊讀“幸福要靠勞動,要靠很好的盡自己的義務(wù),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。
47、” 9、那么同學們,你們幸福嗎?(相互交流,指名說) 設(shè)計意圖:通過對文本當中幸福的理解,又讓學生走出文本,在現(xiàn)實社會中去理解幸福是什么,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。
48、 10、出示小詩小結(jié): 幸福是幫媽媽做完家務(wù)時的滿足 幸福是考滿分時的興奮 幸福是扶起摔倒的同學時臉上的微笑, 幸福是幫助同學時的快樂, 幸福是同伴之間的一聲聲問候, 幸福是…… 設(shè)計意圖:深入拓展對幸福的理解,把生活中的給予別人的事情寫成幸福小詩,讓學生明白幸福就是給予。
49、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幸福的深入理解,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學到了詩歌的寫法,仿寫詩歌。
50、六、作業(yè):同學們,幸福就像是氧氣將我們圍繞,只要我們常懷一顆感恩的心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幸福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:在你給媽媽捶背時,你是幸福的;當你扶著年邁的老奶奶過馬路時,你是幸福的;當同學教會你一道難題時,你是幸福的,當你們送給老師一張節(jié)日的賀卡時,我們都是幸福的!總有那么一些幸福的瞬間讓我們感動于心,銘記于心,課后,請把你印象最深刻的幸福瞬間記錄下來吧!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簽: 幸福是什么教學設(shè)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