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歌體裁的作文(詩歌體裁)
關(guān)于詩歌體裁的作文,詩歌體裁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從詩歌的形式可分為:古體詩包括古詩(唐以前的詩歌)、楚辭、樂府詩。
2、注意“歌”、“歌行”、“引”、“曲”、“呤”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。
3、古體詩不講對仗,押韻較自由。
4、古體詩的發(fā)展軌跡:《詩經(jīng)》→楚辭→漢賦→漢樂府→魏晉南北朝民歌→建安詩歌→陶詩等文人五言詩→唐代的古風(fēng)、新樂府。
5、2、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。
6、3、詞又稱為詩余、長短句、曲子、曲子詞、樂府等。
7、其特點:調(diào)有定格,句有定數(shù),字有定聲。
8、字?jǐn)?shù)不同可分為長調(diào)(91字以上)、中調(diào)(59-90字)、小令(58字以內(nèi))。
9、詞有單調(diào)和雙調(diào)之分,雙調(diào)就是分兩大段,兩段的平仄、字?jǐn)?shù)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,單調(diào)只有一段。
10、詞的一段叫一闕或一片,第一段叫前闕、上闕、上片,第二段叫后闕、下闕、下片。
11、4、曲,又稱為詞余、樂府。
12、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。
13、散曲興起于金,興盛于元,體式與詞相近。
14、特點:可以在字?jǐn)?shù)定格外加襯字,較多使用口語。
15、散曲包括有小令、套數(shù)(套曲)兩種。
16、套數(shù)是連貫成套的曲子,至少是兩曲,多則幾十曲。
17、每一套數(shù)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,全套必須同一宮調(diào)。
18、它無賓白科介,只供清唱。
19、擴展資料古詩格律特征古詩(古體詩)有固定的詩行,也會有固定的體式。
20、相對于近體詩,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。
21、篇幅可長可短,押韻比較自由靈活,不必拘守對仗、聲律,有四言、五言、七言、雜言等多種形式。
22、漢魏以后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為基調(diào),押韻、轉(zhuǎn)韻有一定法式。
23、所有古體詩都是按照詩句的字?jǐn)?shù)分類。
24、四字一句的稱四言古詩,簡稱四古;五字一句的稱五言古詩,簡稱五古;七字一句的稱七言古詩,簡稱七古。
25、四言詩,遠(yuǎn)在《詩經(jīng)》時代就已被人們采用了。
26、但至唐代卻逐漸衰微,寫它的人很少了。
27、五言古詩,是古體詩的正統(tǒng),寫的人很多。
28、七言古詩,不是古體詩的主流,這是它起源較晚的緣故。
29、所以,七言古風(fēng)頗受七言近體詩的影響。
30、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-古詩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(biāo)簽: 詩歌體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