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誰(背水一戰(zhàn)的主人公是誰)
哈嘍,小天來為大家解答以下的問題,關(guān)于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誰,背水一戰(zhàn)的主人公是誰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那么現(xiàn)在讓我?guī)е蠹乙黄饋砜纯窗桑?/p>
1、背水一戰(zhàn):韓信,淮陰(今江蘇清江西南)人公元前204年,漢王劉邦派大將韓信和張耳,率領(lǐng)漢軍去攻打趙國。
2、趙王歇和趙國統(tǒng)帥陳余,率領(lǐng)20萬兵馬,集結(jié)在井徑口(即現(xiàn)在河北省井陘山上的井陘關(guān)),準(zhǔn)備迎戰(zhàn)。
3、 趙國謀士李左車向陳余獻計說: “韓信這次領(lǐng)兵前來,一路上打了許多勝仗。
4、他乘勝而來,其勢不可擋。
5、但是他們經(jīng)過長途跋涉,必定糧草不足,士兵不飽,戰(zhàn)馬也缺乏草料。
6、我們井陘地方的山路很窄,車馬很難通過。
7、因此,我倒有個主意,可派三萬兵從小路截斷他的糧車。
8、你再把溝挖得深些,墻壘得高高的,固守營寨,不與他們交戰(zhàn)。
9、這樣一來,他們前不得戰(zhàn),后不得退,用不了十天,我們就可捉住韓信。
10、” 李左雖然說得條條在理,可陳余是個書呆子,不聽從他的意見,反而說: “我讀過不少兵法。
11、兵法上說,兵力比敵人大十倍,就可以包圍敵人;兵力比敵人大一倍,就可以和敵人對陣。
12、現(xiàn)在漢軍號稱幾萬人,其實不過幾千人,況且遠(yuǎn)道而來,疲憊不堪。
13、我們的兵力超過漢軍許多倍,難道還不能把他們消滅掉嗎?如果今天避而不戰(zhàn),別人會譏笑我膽小。
14、” 就這樣,陳余沒有采納李左車的正確意見。
15、 韓信探知陳余不用李左車的計策,十分高興。
16、于是他就把兵馬駐扎在離井陘口30里的地方。
17、待到后半夜,韓信又派出2000名輕騎兵,每人帶一面漢軍紅旗,從小路迂回到趙營的側(cè)后方,埋伏起來,準(zhǔn)備襲擊趙營。
18、然后,韓信再派10000人馬作先頭部隊,沿著河岸擺開陣勢。
19、 陳余探知韓信兵馬沿河布陣,哈哈大笑說: “韓信空有虛名!背水作戰(zhàn),不留后路,這是自己找死!” 天亮了。
20、韓信帶領(lǐng)后隊兵馬,打出帥旗,大張旗鼓地向井陘口殺來,趙軍立即迎戰(zhàn)。
21、交戰(zhàn)后,漢軍假裝敗退,拋掉旗鼓,向河岸陣地退去。
22、陳余不知是計,指揮趙軍拼命追擊。
23、 這時,韓信埋伏的2000輕騎兵,見趙軍傾出擊,立即殺入趙營,拔掉了趙軍旗子,換上了漢軍的旗子。
24、 趙軍追得漢軍退到了背靠漢水的陣地上。
25、漢軍后退無路,于是他們返轉(zhuǎn)過身,一個個背水拼命死戰(zhàn)。
26、趙軍久戰(zhàn)不能獲勝,士氣開始低落。
27、后來,當(dāng)他們忽然又發(fā)現(xiàn)背后自已的營壘上都插上了漢軍的紅旗,軍心頓時大亂,紛紛四外潰逃。
28、 于是,漢軍乘機前后夾攻,大破趙軍。
29、他們殺了陳余,活捉了趙王歇。
30、 勝利之后,有軍士問韓信: “兵書上說,布列陣地要右后靠山,左前臨水。
31、這次將軍反而令我們背水為陣,意然取得了勝利,這是什么戰(zhàn)術(shù)呢?” 韓信說:“這也出自兵法。
32、兵法上說:“陷之死地而后生,置之死地而后存”。
33、這是因為,置之死地,兵士們?yōu)楸4孀约荷銜此雷鲬?zhàn);如果留下生路,一和敵人交手,稍有不利,有的就可能逃跑。
34、”這場戰(zhàn)役后,人們都稱贊韓信很有謀略。
35、背水一戰(zhàn)的主人公是誰韓信韓信背水一戰(zhàn) 劉邦出關(guān)與項羽爭天下,韓信受命東下井陘(今河北井陘縣)進擊趙國。
36、韓信率軍在離井陘口三十里處駐扎,又選輕騎二千人,手持紅旗,隱蔽山后觀察趙軍。
37、吩咐他們?nèi)绻w軍出營,就乘虛入其營壘,拔掉趙軍旗,換上紅旗。
38、布置完之后,韓信便率萬人先行,背靠大河布下軍陣。
39、第二天天一亮,韓信就命令進攻井陘口。
40、趙軍出營迎戰(zhàn),雙方激戰(zhàn)許久,韓信軍假裝敗退,棄旗丟鼓,退入營壘之中。
41、趙將陳余見到這個情景,遂以全軍進攻韓信軍。
42、韓信軍背后是河,無路可退,全都拼死戰(zhàn)斗,勇猛拼殺。
43、就在這個時候,事先埋伏在山后的漢軍乘虛進入了趙軍營壘,拔掉趙旗,將2000面漢軍紅旗插上。
44、趙軍見不能戰(zhàn)勝漢軍,便想退回營寨,卻見營寨已被漢軍占領(lǐng),全都驚慌不知所措。
45、漢軍前后夾擊,趙軍大敗。
46、事后,有人問韓信:「按照兵法,應(yīng)該背山面水布陣,您反其道而行之,卻取得了勝利,這是為甚么?」韓信說:「置之死地而后生,這也是兵法的一個原則。
47、我所率的兵,大多沒經(jīng)過嚴(yán)格的訓(xùn)練,只有將他們放在死地,他們才能人自為戰(zhàn),拼死爭殺,如果把他們放在生地,他們都會逃走,怎能打勝仗呢?」 而同樣“置之死地而后生”的戰(zhàn)法,后世很多人效法韓信“背水一戰(zhàn)”從而成就了極多的失敗戰(zhàn)例,有名的“馬謖失街亭”,馬謖這家伙放棄鎮(zhèn)守咽喉要道,卻跑上山去駐防,本來想的就是所謂“置之死地而后生”,結(jié)果被圍,斷水?dāng)嗉Z,勉強跑回去了還被諸葛亮砍了,可見同樣的戰(zhàn)法也要看統(tǒng)帥能力的高低。
本文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(biāo)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