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卜算子蘇軾原文】《卜算子》是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創(chuàng)作的一首詞,全詞短小精煉,意境深遠,表達了作者在人生低谷中的孤寂與堅定。這首詞雖未署名具體創(chuàng)作背景,但普遍認為它反映了蘇軾在貶謫期間的心境。
一、
《卜算子·黃州定慧院寓居作》是蘇軾在黃州(今湖北黃岡)期間所作,描寫了他在寓居時的孤獨與清靜生活,同時也展現了他面對困境時的豁達與堅韌。全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,抒發(fā)了作者內心的孤高與不屈精神。
二、原文及注釋
詞句 | 解釋 |
缺月掛疏桐,漏斷人初靜 | 殘缺的月亮掛在稀疏的梧桐樹上,夜深人靜之時。 |
時見幽人獨往來,縹緲如仙影 | 時??匆娨晃浑[士獨自來往,輕盈如仙人的身影。 |
缺月 | 殘缺的月亮,象征人生的不完美或孤獨。 |
漏斷 | 指夜深,更漏停止,表示時間已晚。 |
幽人 | 隱士,指作者自己。 |
縹緲 | 輕柔飄忽的樣子,形容人物的神秘感。 |
詞句 | 解釋 |
驚起卻回頭,有恨無人省 | 突然驚醒回頭,心中有怨恨卻無人理解。 |
揀盡寒枝不肯棲,寂寞沙洲冷 | 挑選盡了寒冷的樹枝也不肯棲息,寂寞地躺在寒冷的沙洲上。 |
驚起 | 驚醒,可能因夢中情景而突然醒來。 |
有恨無人省 | 內心有怨恨,卻無人能理解。 |
寒枝 | 冷清的樹枝,象征孤獨與清高。 |
沙洲冷 | 沙洲上的寒冷,強化了孤獨與凄涼的氛圍。 |
三、藝術特色
1. 意象清冷:通過“缺月”“疏桐”“寒枝”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孤寂、清冷的意境。
2. 情感真摯:詞中流露出作者內心的孤獨與不屈,情感真實動人。
3. 語言簡練:全詞僅44字,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。
四、主題思想
《卜算子》通過描繪一個孤寂的夜晚和一位獨行的隱者形象,表達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孤獨、堅持與超脫。全詞既是對現實處境的寫照,也是對內心世界的深刻表達。
五、總結表格
項目 | 內容 |
詞名 | 卜算子·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|
作者 | 蘇軾 |
體裁 | 詞(宋詞) |
創(chuàng)作背景 | 貶謫黃州期間,生活清苦,心境孤寂 |
主題 | 孤獨、清高、堅毅、超脫 |
意象 | 缺月、疏桐、寒枝、沙洲 |
情感基調 | 孤寂、冷清、堅定 |
藝術特色 | 意象鮮明、語言簡練、情感真摯 |
結語
《卜算子》雖篇幅短小,卻蘊含深厚的情感與哲理,是蘇軾詞作中極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。它不僅展現了作者的藝術才華,也體現了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獨立人格的精神風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