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詞語涕泗橫流什么意思】“涕泗橫流”是一個漢語成語,常用于描述人在極度悲傷或情緒激動時流淚不止的狀態(tài)。該詞出自古代文獻,具有濃厚的文學色彩,常用于描寫人物情感的強烈表達。
一、詞語釋義
詞語 | 涕泗橫流 |
拼音 | tì sì héng liú |
解釋 | 泣不成聲,眼淚和鼻涕一起流下,形容極度悲傷或情緒激動 |
出處 | 《后漢書·王符傳》:“悲夫!人之性也,有善而無惡者,未之有也。故君子慎其獨也。若夫涕泗橫流,哀痛之聲,非一人之所能制也?!? |
用法 | 多用于書面語,尤其在文學作品中出現較多 |
近義詞 | 泣不成聲、淚如雨下、痛哭流涕 |
反義詞 | 喜笑顏開、心平氣和 |
二、詞語解析
- 涕:指眼淚。
- 泗:指鼻涕。
- 橫流:指淚水和鼻涕同時流出,沒有方向地流淌。
整體意思為:人在極度悲傷或情緒激動時,眼淚和鼻涕同時流出,無法控制。
三、使用場景舉例
場景 | 示例句子 |
文學作品 | 他聽到噩耗后,涕泗橫流,久久不能平靜。 |
個人情感 | 看到母親病重,她一時情緒崩潰,涕泗橫流。 |
歷史記載 | 古代文人常以“涕泗橫流”形容對國家命運的憂慮與悲憤。 |
四、總結
“涕泗橫流”是一個極具情感張力的成語,常用于描繪人在極端情緒下的狀態(tài)。它不僅表達了悲傷,也體現出一種強烈的內心波動。在現代語言中雖不常用,但在文學、影視作品中仍能見到其身影,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和表達力。
通過了解這一詞語的含義、出處及使用方式,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漢語中情感表達的豐富性與細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