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庭筠菩薩蠻十五首(溫庭筠菩薩蠻賞析)
哈嘍,小天來為大家解答以下的問題,關(guān)于溫庭筠菩薩蠻十五首,溫庭筠菩薩蠻賞析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那么現(xiàn)在讓我?guī)е蠹乙黄饋砜纯窗桑?/p>
1、在格律上,詞作采用了仄韻和平韻交錯變換的調(diào)式來表現(xiàn)曲折細膩的思想感情,而“照花前后鏡,花面交相映”二句,不僅平仄合于律句,而且巧妙地安排了五個響亮的去聲字:“照”“后”“鏡”“面”“映”,置于換頭之處,吟唱時,就更加顯得跌宕飛動,抑揚頓挫。
2、“懶”字和“遲”字,生動地體現(xiàn)了女主人公的惆悵倦怠之情態(tài)。
3、全篇內(nèi)容是寫一個女子早晨自嬌臥未醒,宿妝已殘而懶起梳妝,而妝畢簪花照鏡,而穿上新羅襦之 過程。
4、結(jié)構(gòu)亦循此次序作直線型之描敘,極清晰明了。
5、此詞寫閨怨之情,卻不著一字點破,而是通過主人公起床前后一系列的動作、服飾,讓讀者由此去窺視其內(nèi)心的隱秘。
6、尤其是詞的末二句“新帖繡羅襦,雙雙金鷓鴣”,不僅充分體現(xiàn)了溫庭筠詞密麗濃艷的風(fēng)格,而且以詠物襯人情,更見蘊藉。
7、擴展資料:創(chuàng)作背景此詞約作于大中(唐宣宗年號,847—860)后期。
8、據(jù)《唐才子傳》和《北夢瑣言》記載,唐宣宗喜歡曲詞《菩薩蠻》,相國令狐绹暗自請溫庭筠代己新填《菩薩蠻》詞以進。
9、據(jù)此可知《菩薩蠻》諸詞乃溫庭筠所撰而由令狐绹進獻唐宣宗之作。
10、其時當在大中四年(850)十月至十三年(859)十月之間,《唐五代文學(xué)編年史》編為大中六年(852)前后,正值溫庭筠屢試不第之時。
11、作者簡介溫庭筠,唐代詩人、詞人。
12、本名岐,字飛卿,太原祁(今山西祁縣東南)人。
13、富有天才,文思敏捷,每入試,押官韻,八叉手而成八韻,故有“溫八叉”“溫八吟”之稱。
14、然恃才不羈,又好譏刺權(quán)貴,多犯忌諱,取憎于時,故屢舉進士不第,長被貶抑,終生不得志。
15、官終國子助教。
16、精通音律,詩詞兼工。
17、詩與李商隱齊名,時稱“溫李”。
18、其詩辭藻華麗,秾艷精致。
19、其詞藝術(shù)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,為“花間派”首要詞人,對詞的發(fā)展影響較大。
20、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——菩薩蠻·小山重疊金明滅。
本文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