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脛而走讀音
發(fā)布日期:2025-04-14 05:19:10 來源:網(wǎng)易 編輯:傅啟飄
“不脛而走”的讀音與意義
“不脛而走”是一個常用的成語,用來形容消息、事情等傳播得非常迅速。它的讀音為 bù jìn ér zǒu,其中“脛”(jìng)指小腿,這個字的發(fā)音容易被誤讀成“jìn”,需要特別注意。
成語的來源出自《莊子·天道》:“善行,無轍跡;善言,無瑕謫;善數(shù),不用籌策;善閉,無關楗而不可開;善結,無繩約而不可解。是以圣人常善救人,故無棄人;常善救物,故無棄物。是謂襲明。故善人者,不善人之師;不善人者,善人之資。不貴其師,不愛其資,雖智大迷,是謂要妙?!边@段話中提到,“善行”如風行草偃,無需借助外力即可傳播,因此有“不脛而走”之說。
“不脛而走”通常用于描述信息或消息的快速傳播。例如,在現(xiàn)代社會,一條新聞通過社交媒體可以瞬間傳遍全球,這就可以用“不脛而走”來形容。此外,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思想、觀念或者技術的迅速普及。例如,某項新技術問世后,很快就被廣泛接受和使用,這也符合“不脛而走”的含義。
需要注意的是,雖然“不脛而走”多用于正面場景,但有時也可能涉及負面內容,比如謠言的擴散。因此,在使用時應根據(jù)語境判斷其情感色彩。
總之,“不脛而走”不僅是一個有趣的成語,還深刻體現(xiàn)了事物傳播的速度和影響力。正確理解并運用這一成語,不僅能豐富語言表達,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的變化與發(fā)展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