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方法有哪些?五年級(閱讀方法)
關于閱讀方法有哪些?五年級,閱讀方法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小學生課外閱讀是學生為興趣而自主獲取信息的一種學習途徑,課外閱讀主要是學生為需要而閱讀,為實用而閱讀,它關注的是文章的內容而不是文章的形式.如今小學生課外閱讀引起了廣泛的關注。
2、課外閱讀則是指教材以外的輔助性閱讀、自主選擇的各種作品的閱讀,這種閱讀大多是在課外由學生獨立完成,下面我談談小學生課外閱讀的一些個人體會。
3、 一、課外閱讀有利于培養(yǎng)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。
4、 經常課外閱讀可以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,為他們今后習作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。
5、課內閱讀除了培養(yǎng)學生的閱讀興趣,更側重的就是使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。
6、方法的指導是必須的,但要掌握這種閱讀方法,還要通過大量的閱讀,并形成一種習慣。
7、學生在運用多種閱讀的同時自身要理解,理解之后必須能夠運用,知識是必要的,但是這種知識必須成為習慣。
8、語言文字的學習,出發(fā)點在‘知’,而終極點在‘行’,能夠達到‘行’的地步,才算具有了這種生活的能力。
9、”因此,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,更多地需要在課外閱讀實踐中逐步養(yǎng)成。
10、 二、教予課外閱讀方法。
11、 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被調動起來了,但光有興趣而毫無目的、不求方法地在茫茫書海中“瀟灑走一回”,我想收效是微乎其微的,課外閱讀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。
12、常有家長反映:老師,我給孩子買了許多書,而他也都喜歡看,可怎么就沒覺得他各方面能力地提高呢?我想問題大多由于學生的閱讀方法不對。
13、因此,我們教師應教予學生閱讀的方法,讓他們不僅愛讀書,而且會讀書,從書中汲取所需的營養(yǎng)。
14、 指導精讀。
15、就是說在每句閱讀時,先理解每字的意思,然后通解一句之意,又通解一章之意,相接連作去,明理演文,一舉兩得”這是傳統(tǒng)的三步精讀法。
16、它是培養(yǎng)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。
17、在課堂上教師就已經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,做到口到、眼到、心到、手到,邊讀、邊想、邊批注,談感受。
18、對于課外閱讀,教師可鼓勵學生將課上所學得方法加以運用,養(yǎng)成認真有效閱讀的好習慣。
19、 2、指導速讀。
20、在現(xiàn)代社會當中,對信息的篩選能力和篩選速度尤其重要。
21、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,則很難適應時代的要求,跟上時代的步伐。
22、作為教師的我們應指導學生根據自身所需選擇讀物進行速讀,當然在速讀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內容的理解,這樣學生們就能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。
23、 3、指導寫讀書筆記。
24、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、精彩生動的詞句、段落,可以摘錄下來,積存進自己設立的“詞庫”中,為以后的作文準備了豐富的語言積累。
25、目前許多學生將讀書筆記作為一項硬性任務,我想我們可以將讀書筆記做得更鮮活一些,比如做成賀卡、書簽等,這樣閱讀就會變得更精彩,更有實效。
26、 4、朗讀和默讀朗讀,也叫誦讀,這是一個將無聲的文字化為有聲的言語的過程。
27、朗讀把“目視”與“口讀”結合起來,聽讀并舉,聲情并茂,有利于理解、體驗和記憶,便于培養(yǎng)語感,一般詩詞文賦的閱讀多用此法。
28、默讀是不出聲地目視。
29、文字符號通過視覺直映大腦,為大腦提供思維材料。
30、默讀的視覺廣度大,閱讀速度快。
31、默讀可以重復看,反復看,有助于理解。
32、由于閱讀時默默無聲,更利于思考。
33、除詩歌以外一般閱讀多用此法;在查閱資料,閱讀報刊,以及在理解性閱讀、研究性閱讀中也廣泛使用默讀法。
34、學生在默讀時,如果經常伴有標劃、批注、摘錄、做筆記、列提綱、畫圖表等筆頭活動,會更有助于提高閱讀效率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