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鼎立是什么意思(三國鼎立的意思是什么)
發(fā)布日期:2023-12-16 11:12:09 來源: 編輯:
各位網(wǎng)友們好,我是編輯小夏,為大家解答三國鼎立是什么意思,三國鼎立的意思是什么問題。一起往下看看
1、曹魏、蜀漢、東吳三國分立。
2、三國(220年-280年)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,分為曹魏、蜀漢、東吳三個政權。赤壁之戰(zhàn)時,曹操被孫劉聯(lián)軍擊敗,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。
3、220年,曹丕篡漢稱帝,定都洛陽,國號“魏”,史稱曹魏,三國歷史正式開始。次年劉備稱帝,定都成都,史稱蜀漢。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(zhàn)失敗,孫權獲得荊州大部。
4、223年劉備去世,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(lián)盟。229年孫權稱帝,定都建鄴,國號“吳”,史稱東吳,至此三國正式成立。
5、此后的數(shù)十年內,蜀漢諸葛亮、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,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。曹魏后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。
6、263年,曹魏的司馬昭發(fā)動魏滅蜀之戰(zhàn),蜀漢滅亡。兩年后司馬昭病死,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,建國號為“晉”,史稱西晉。公元280年,西晉滅東吳,統(tǒng)一中國,至此三國時期結束,進入晉朝時期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幫助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