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春呈水部贈十八員外(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寫作背景)
關(guān)于早春呈水部贈十八員外,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寫作背景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這是一首描寫和贊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絕句。
2、首句點出初春小雨 ,以"潤如酥"來形容它的細滑潤澤,準確地捕捉到了它的特點。
3、造句清新優(yōu)美。
4、與杜甫的"好雨知時節(jié),當(dāng)春乃發(fā)生。
5、隨風(fēng)潛入夜,潤物細無聲"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6、 第二句緊承首句,寫草沾雨后的景色。
7、以遠看似青 ,近看卻無 ,描畫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朧景象。
8、可與王維的"青靄入看無"、"山色有無中"相媲美。
9、 三、四兩句對初春景色大加贊美:"最是一年春好處,絕勝煙柳滿皇都。
10、"這兩句意思是說: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東西,遠遠超過了煙柳滿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。
11、寫春景的詩,在唐詩中,多取明媚的晚春,這首詩卻取早春詠嘆,認為早春比晚春景色優(yōu)勝,別出新意。
12、前兩句體察景物之精細已經(jīng)令人稱贊,后兩句如騎兵驟至更在人意料之外。
13、 這首小詩 ,詩人只運用簡樸的文字 ,就常見的"小雨"和"草色",描繪出了早春的獨特景色。
14、刻畫細膩,造句優(yōu)美,構(gòu)思新穎,給人一種早春時節(jié)濕潤、舒適和清新之美感。
15、 編輯本段講析 這首小詩是寫給當(dāng)時任水部員外郎的詩人張籍的。
16、張籍在兄弟輩中排行十八,故稱“張十八”。
17、詩的風(fēng)格清新自然,簡直是口語化的。
18、看似平淡,實則是絕不平淡的。
19、韓愈自己說:“艱窮怪變得,往往造平淡”(《送無本師歸范陽》)。
20、原來他的“平淡”是來之不易的。
21、 全篇中絕妙佳句便是那“草色遙看近卻無”了。
22、試想:早春二月,在北方,當(dāng)樹梢上、屋檐下都里頓時充滿欣欣然的生意。
23、可是當(dāng)你帶著無限喜悅之情走近去看個仔細,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極為纖細的芽,卻反而看不清什么顏色了。
24、詩人象一又滋潤如酥。
25、酥就是奶油。
26、受了這樣的滋潤,那草色還能不新嗎?又有這樣的背景來襯托,那草色還能不美嗎? 臨了,詩人還來個對比:“絕勝煙柳滿皇都”。
27、詩人認為初春草色比那滿城處處煙柳的景色不知要勝過多少倍。
28、因為,“遙看近卻無”的草色,是早春時節(jié)特有的,它柔嫩飽含水分,象征著大地春回、萬象更新的欣欣生意。
29、而煙柳呢?已經(jīng)是“楊柳堆煙”時候,何況“滿”城皆是,不稀罕了。
30、到了暮春三月,色彩濃重,反倒不那么惹人喜愛了。
31、象這樣運用對比手法,與一般不同,這是一種加倍寫法,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。
32、 “物以稀為貴”,早春時節(jié)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嬌貴的。
33、“新年都未有芳華,二月初驚見草芽”(韓愈《春雪》)。
34、這是一種心理狀態(tài)。
35、嚴冬方盡,余寒猶厲,突然看到這美妙的草色,心頭不由得又驚又喜。
36、這一些輕淡的綠,是當(dāng)時大地唯一的裝飾;可是到了晚春則“草樹知春一年之計詩的語言描繪出極難描摹的色彩--一種淡素的、似有卻無的色彩。
37、如果沒有銳利深細的觀察力和高超的詩筆,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煉為藝術(shù)美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簽: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寫作背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