杠桿平衡條件實驗原理(杠桿平衡原理)
發(fā)布日期:2023-04-01 09:52:06 來源: 編輯:
關(guān)于杠桿平衡條件實驗原理,杠桿平衡原理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杠桿原理就是“杠桿平衡條件”。
2、要使杠桿平衡,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(動力和阻力)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。
3、動力×動力臂=阻力×阻力臂,用代數(shù)式表示為F1· L1=F2·L2。
4、式中。
5、F1表示動力,L1表示動力臂,F(xiàn)2表示阻力,L2表示阻力臂。
6、從上式可看出,欲使杠桿達(dá)到平衡,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,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。
7、擴展資料:在使用杠桿時,為了省力,就應(yīng)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,如欲省距離,就應(yīng)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。
8、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,也可以省距離。
9、但是,要想省力,就必須多移動距離;要想少移動距離,就必須多費些力。
10、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,是不可能實現(xiàn)的。
11、杠桿原理基本有3種類型,第一類的杠桿例子是天平、剪刀、鉗子等,第二類杠桿的例子是開瓶器、胡桃夾,第三類杠桿如錘子、鑷子等。
12、 杠桿分為3種杠桿。
13、第一種是省力的杠桿,如:開瓶器等。
14、第二種是費力的杠桿,如:鑷子等。
15、第三種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杠桿,如天平等。
16、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-杠桿平衡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(biāo)簽: 杠桿平衡原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