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不加點意思是什么(文不加點是成語嗎)
大家好,小樂來為大家解答以下的問題,文不加點意思是什么,文不加點是成語嗎很多人還不知道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文不加點,是一則來源于文人作品的漢語成語。
文不加點是成語嗎
成語文不加點意為文章一氣呵成,無須修改。文思敏捷,寫作技巧純熟。成語典故來源于漢末文學(xué)家禰衡,他文采斐然,有次為別人寫了首《鸚鵡賦》,雖然下筆千言,但一揮而就,不加修改?!拔牟患狱c”里的“點”是改動、修改的意思。
文不加點的故事
文不加點此典出自《后漢書·禰(mí)衡傳》:“射時大會賓客,人有獻(xiàn)鸚鵡者,射舉卮于衡曰:‘愿先生賦之,以娛嘉賓?!鈹埞P,而作,文無加點,辭采甚麗?!?/p>
東漢時期的禰衡(字正平,公元173-198年),恃才傲物,狂放不羈。他很輕視重權(quán)在握的曹操,經(jīng)常當(dāng)眾羞辱他。有一次,禰衡坐在曹操的營門口,以杖捶地,大罵不止。曹操非常氣憤,對禰衡的好友孔融說:“禰衡這小子,我殺他就像殺死雀鼠一樣容易。
但是,他有很大的名氣,如果我殺了他,人們會說我不能容人。我把他送交給荊州劉表,看劉表怎樣處置他?!倍[衡到了劉表那里之后,劉表雖然非常賞識禰衡的才能,但也受不了他傲慢無禮的態(tài)度。于是,劉表又把禰衡送給性情急躁的江復(fù)太守黃祖。
起初,黃祖很器重禰衡,尤其欣賞他寫的一手漂亮的。文章。他曾經(jīng)拉著禰衡的手,說:“您寫的這篇文章,正中我的心意,說出了我心中想說而又無法說出的話啊?!秉S祖的長子黃射是章陵太守,同禰衡的關(guān)系很密切。有一次,黃射大宴賓客,有人獻(xiàn)來鸚鵡。黃射舉杯對禰衡說:“請先生寫一篇鸚鵡賦,為嘉賓們助助酒興?!倍[衡提筆就寫,文章寫好后不用改動,而且文辭非常華麗。
“文不加點”,用來比喻文章寫好后不用改動。人們用它形容文思敏捷,整篇文章都很完善。禰衡文不加點,有才是有才,但是性格太過狂傲不羈,最終為黃祖所殺,終年26歲。
文不加點的成語辨析
“文不加點”的近義詞有“下筆成章”“一揮而就”“倚馬可待”“一氣呵成”等?!耙粨]而就”的意思是一動筆就寫成了,形容寫字、寫文章、畫畫快。
“文不加點”與“一揮而就”都有形容一個人寫文章時才思敏捷的意思。不過,“文不加點”強(qiáng)調(diào)的是寫出的文章很完美,挑不出任何毛?。弧耙粨]而就”強(qiáng)調(diào)的是寫文章的速度極快,中間沒有任何停頓。
“文不加點”的反義詞有“三紙無驢”“江郎才盡”等。“三紙無驢”的意思是寫了三張紙,還沒有見到一個“驢”字,諷刺廢話連篇,不著邊際,文辭繁冗,連篇累牘而不得要領(lǐng)?!敖刹疟M”即用來泛指才思減退。
對于“文不加點”的運用,容易出現(xiàn)望文生義的情況,將其理解成“文章沒有標(biāo)點”,這就大錯特錯了。
文不加點的造句
1、大家寫文章的時候,都是洋洋甩甩,從上而下,文不加點,一氣呵成,哪里會告訴你,這里要停一下,那里說完了。
2、他的做法就是不足為訓(xùn),但是,他說的話是不刊之論是十分不忍卒讀的。以上便是他的文不加點,可見他的無所不能。
3、這個腹稿打了半夜,和珅寫起來幾乎文不加點,請了圣安,又說明劉墉已經(jīng)離濟(jì),“龔三瞎子王炎逆賊之亂可望數(shù)日之內(nèi)敉平”。
4、筆尖兒,沙沙,沙沙,若蠶食桑葉,若抽絲剝繭,輕快地一路書寫,文不加點,筆走龍蛇,好一份敏捷的詩思——但,他的雙眼驚駭?shù)乇牬蟆?/p>
5、李健偷偷看了一眼,見哥哥在竹簡上面奮筆直書,好像早已成竹在胸,大約過了一盞茶的功夫,一份分家的契約就文不加點地完成了。
6、據(jù)悉,有一次他正玩得正酣,報館催稿,他左手打牌,右手書稿,照樣文思如涌,“手揮目送,文不加點”,從不出錯,幾千字一揮而就。
本文到此結(jié)束,希望對你有所幫助。
標(biāo)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