桑樹根皮煮水喝的功效與作用(桑樹根)
哈嘍,小天來為大家解答以下的問題,關于桑樹根皮煮水喝的功效與作用,桑樹根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那么現(xiàn)在讓我?guī)е蠹乙黄饋砜纯窗桑?/p>
1、桑樹的藥用價值 桑樹為??坡淙~喬木,全國各地均有栽培,尤以江浙一帶居多,且歷史悠久。
2、桑樹的葉、果、木材、枝條等可以用來飼蠶、食用、釀酒、編筐、造紙和制作各種器具,同時其葉、根、皮、嫩枝、果穗、木材、寄生物等還是防治疾病的良藥。
3、 桑葉:桑樹的葉,以經霜后采收的為佳,稱霜桑葉或冬桑葉。
4、其性味苦甘而寒,入肺肝經,有疏風清熱,涼血止血,清肝明目,潤肺止咳之功。
5、常用于治療風熱感冒、肺熱咳嗽、肝陽頭痛眩暈、目赤昏花、血熱出血及盜汗等證。
6、現(xiàn)代還用于治療下肢象皮腫。
7、可內服、外用,也曾被制成注射液。
8、此外,把鮮桑葉摘破葉脈后取其滲出的白色液汁,藥名叫桑葉汁,味苦性微寒,功擅解毒清熱止血,主治癰癤、癭瘤、外傷出血及蜈蚣咬傷等。
9、桑葉的蒸餾液還可用于治療目疾。
10、 桑枝:桑樹的嫩枝,春末夏初采收。
11、其性味苦平,偏入肝經,功擅祛風濕,通經絡,利關節(jié),行水氣。
12、多用于治療風濕痹痛、四肢拘攣、水腫、身癢等證,尤擅療上肢痹痛。
13、可煎湯或熬膏內服,亦可煎水外洗。
14、此外,把桑樹的枝條燒灼后,可瀝出汁液,名桑瀝,《本草綱目》等書載其能治療“大風瘡疥”、破傷風、小兒身面爛瘡等證。
15、 桑根:冬季采挖桑根,除去其栓皮作藥用。
16、性味甘寒,入肺脾經,有瀉肺平喘,行水消腫之功。
17、常用于治療肺熱咳喘、痰多、水腫、腳氣、小便不利等證。
18、多入煎劑、散劑,也搗汁或煎水外用。
19、桑根帶皮用亦可入藥,書載其味微苦性平,能治療驚癇、筋骨痛、高血壓、目赤、鵝口瘡、崩漏等。
20、此外,全株桑樹皮中的白色汁液叫桑皮汁,可治小兒口瘡和外傷出血。
21、 桑葚:為桑樹結的果穗,夏季采收。
22、性味甘寒,歸心肝腎經,有補肝益腎,滋陰補血,生津潤腸,熄風之功。
23、常用于治療陰虧血虛之眩暈、目暗、耳鳴、失眠、須發(fā)早白及津傷口渴、腸燥便秘等。
24、煎湯、熬膏、生啖、浸酒、外洗用均可。
25、 桑木:桑樹的木材入藥有三用,一是木材所燒成的灰,叫桑柴灰,可治療水腫、金瘡出血、目赤腫痛等。
26、二是桑柴灰加水制汁,經過濾、蒸發(fā)后所得的結晶狀物,名桑霜,可治療噎食積塊及癰疽疔毒。
27、三是老桑樹木材上的結節(jié),名桑癭,古人認為能祛風除濕,療風濕痹痛、老年鶴膝風等。
28、可惜現(xiàn)在臨床對桑木已鮮用。
29、 桑樹寄生物:寄生于桑樹上的木耳,古藥書稱桑耳,性味甘平,能治療腸風、痔瘡出血、衄血及婦人崩漏、帶下、心腹痛等。
30、此外,目前臨床通用的桑寄生為桑寄生科多種植物的枝葉,但古人認為寄生于桑樹者為佳,其性味苦平入肝腎經,擅祛風濕,補肝腎,強筋骨,養(yǎng)血安胎。
31、用于治療風濕痹痛、腰膝酸痛及婦人崩漏帶下、胎動不安等證。
本文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