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峽全文翻譯
發(fā)布日期:2025-04-15 11:03:24 來源:網(wǎng)易 編輯:汪安平
《三峽》是北魏地理學(xué)家酈道元所著的《水經(jīng)注》中的一篇,它以簡潔優(yōu)美的語言描繪了長江三峽壯麗的自然風(fēng)光和四季變化。以下是全文翻譯及解讀:
原文翻譯:
在七百里的三峽之間,兩岸高山連綿起伏,遮天蔽日。即使是在正午或半夜,也看不到太陽和月亮。到了夏天江水上漲,漫過丘陵,下行和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斷無法通行。有時皇帝有緊急命令需要傳達,早晨從白帝城出發(fā),傍晚就能到達江陵,這中間的距離約有一千二百里,即便騎著飛奔的馬,駕著疾風(fēng),也不如船行得快。
春天和冬天的時候,白色的急流回旋著清澈的水波,綠色的深潭倒映出各種景物。極高的山峰上長滿了奇特的松柏,懸泉瀑布飛瀉而下,在山間飛濺。清幽的環(huán)境讓人心曠神怡,常常能聽到猿猴悠長的叫聲,聲音凄涼婉轉(zhuǎn),久久回蕩在空曠的山谷中。
每到秋雨連綿的日子,樹林顯得格外寂靜,山澗中的水流更加湍急。經(jīng)常可以聽到高處傳來猿猴哀傷的啼鳴聲,連續(xù)不斷,令人感到悲涼。
文章解讀:
本文通過對三峽四季景色的描寫,展現(xiàn)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無窮魅力。作者不僅刻畫了三峽的雄偉壯觀,還融入了自己的情感體驗,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。文中“雖乘奔御風(fēng),不以疾也”一句,用夸張的手法突出了三峽水流之急;而“清榮峻茂”則概括了三峽春冬時的秀麗景象。最后一段通過描寫秋天的肅殺氣氛,進一步渲染了三峽的獨特韻味。整篇文章結(jié)構(gòu)嚴謹,層次分明,語言精煉生動,堪稱古代山水散文的經(jīng)典之作。
標(biāo)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