賣炭翁翻譯全文
《賣炭翁》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(chuàng)作的一首著名的敘事詩,選自其代表作《新樂府》。這首詩通過描寫一個老翁辛苦燒炭、艱辛賣炭的生活場景,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的悲慘處境以及統(tǒng)治者對他們的剝削與壓迫。以下是《賣炭翁》的全文翻譯及簡要分析。
原文:
賣炭翁,伐薪燒炭南山中。
滿面塵灰煙火色,兩鬢蒼蒼十指黑。
賣炭得錢何所營?身上衣裳口中食。
可憐身上衣正單,心憂炭賤愿天寒。
夜來城外一尺雪,曉駕炭車輾冰轍。
牛困人饑日已高,市南門外泥中歇。
翩翩兩騎來是誰?黃衣使者白衫兒。
手把文書口稱敕,回車叱牛牽向北。
一車炭,千余斤,宮使驅(qū)將惜不得。
半匹紅綃一丈綾,系向牛頭充炭直。
翻譯:
南山的深處有一個賣炭的老翁,他靠砍柴燒炭維持生計。他滿臉灰塵,面容被煙火熏染得黝黑,兩鬢斑白,十個手指也因長期勞作而變得烏黑。他辛辛苦苦燒出的炭賣了之后所得的錢是用來買衣服和食物的??蓱z的是,他身上的衣服已經(jīng)破舊單薄,但為了能讓炭賣個好價錢,他希望天氣更加寒冷。
一天夜里,城外下了一場大雪。清晨,他趕著裝滿炭的車子,在冰凍的路上艱難前行。牛累了,人餓了,太陽已經(jīng)很高了,才到達集市南門外,停在泥濘中休息。這時,兩個騎馬的人出現(xiàn)了,他們穿著華麗的衣服。這兩人自稱是奉皇帝之命來的使者,拿著公文命令老翁將炭車掉轉(zhuǎn)方向拉走。這一車炭重達千余斤,對于老翁來說極為珍貴,但他不敢違抗命令。最終,宮中的使者只給了他半匹紅紗和一丈絲綢,就當(dāng)作這千余斤炭的價值。
分析:
此詩通過細膩生動的描寫展現(xiàn)了賣炭翁的艱辛生活。從“滿面塵灰煙火色”到“牛困人饑”,再到“半匹紅綃一丈綾”,每一句都充滿了對勞動人民苦難生活的同情。尤其是最后宮使強取豪奪的行為,更是揭示了當(dāng)時社會的不公與黑暗。白居易以平實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,表達了對底層百姓深切的關(guān)懷,同時也批判了封建制度的腐敗與不合理性。整首詩語言質(zhì)樸卻富有感染力,讓人讀來不禁感慨萬千。
標(biāo)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