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意思】“司馬昭之心,路人皆知”是一句出自《三國志》的成語,用來形容一個人的野心或真實意圖已經(jīng)很明顯,連路人都能看出來。這句話背后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和人物故事。
一、成語釋義
項目 | 內(nèi)容 |
成語 | 司馬昭之心,路人皆知 |
出處 | 《三國志·魏書·高貴鄉(xiāng)公傳》 |
字面意思 | 司馬昭的野心,連路上的普通人都知道 |
引申含義 | 指某人的真實意圖或野心已經(jīng)暴露無遺,無法隱藏 |
二、歷史背景
“司馬昭之心,路人皆知”出自《三國志》,講述的是三國時期魏國權(quán)臣司馬昭的野心逐漸顯露,最終篡奪曹魏政權(quán)的過程。
- 司馬昭是司馬懿之子,繼承父親的權(quán)勢,在魏國掌握實權(quán)。
- 他表面上忠于魏帝,實際上早已暗中謀劃奪取皇位。
- 最終,他的兒子司馬炎廢掉魏帝,建立晉朝,史稱“晉武帝”。
因此,“司馬昭之心”象征著一種表面順從、實則野心勃勃的政治行為。
三、成語用法與示例
使用場景 | 示例句子 |
描述政治野心 | “他表面上支持公司改革,其實早有另立山頭的打算,司馬昭之心,路人皆知?!? |
批評虛偽行為 | “這種故作謙遜的行為,真是司馬昭之心,路人皆知?!? |
歷史評價 | “司馬昭雖未稱帝,但其心已昭然若揭,可謂‘司馬昭之心,路人皆知’?!? |
四、總結(jié)
“司馬昭之心,路人皆知”不僅是一個歷史典故,更是一種對人性、權(quán)力和偽裝的深刻洞察。它提醒我們,有些人的野心和真實意圖往往不會被掩蓋太久,最終會被世人看穿。
表格總結(jié):
項目 | 內(nèi)容 |
成語 | 司馬昭之心,路人皆知 |
出處 | 《三國志·魏書·高貴鄉(xiāng)公傳》 |
含義 | 形容人的真實意圖或野心已暴露,無人不知 |
背景 | 司馬昭在魏國掌握大權(quán),最終由其子建立晉朝 |
用法 | 多用于批評或諷刺表面一套、背后一套的人 |
現(xiàn)代意義 | 提醒人們注意偽裝背后的真相 |
通過了解這個成語的來源和含義,我們不僅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歷史,也能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更加敏銳地識別他人的真實意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