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驚世駭俗這個成語什么意思】“驚世駭俗”是一個漢語成語,常用于形容某些言論、行為或作品非常奇特、出人意料,甚至令人震驚。它通常帶有褒義色彩,強調(diào)其獨特性和影響力,但有時也可能帶有貶義,視語境而定。
一、成語釋義
項目 | 內(nèi)容 |
成語 | 驚世駭俗 |
拼音 | jīng shì hài sú |
出處 | 《漢書·王吉傳》:“吉與貢禹為友,世稱‘王陽在位,貢公彈冠’,言其清高也。然吉好車馬,衣被多文繡,其妻亦有美色,時人謂之‘驚世駭俗’?!? |
含義 | 形容人的言行或作品非常奇特、與眾不同,足以引起世人的震驚和議論。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文章、藝術(shù)作品、人物行為等具有強烈沖擊力的表現(xiàn)。 |
褒貶色彩 | 多為褒義,也可根據(jù)語境帶貶義(如諷刺夸張) |
二、使用場景舉例
場景 | 示例 |
文學作品 | 這部小說以大膽的筆觸描寫社會現(xiàn)實,堪稱驚世駭俗之作。 |
藝術(shù)表演 | 他的行為藝術(shù)挑戰(zhàn)傳統(tǒng)觀念,引發(fā)了廣泛爭議,可謂驚世駭俗。 |
社會現(xiàn)象 | 這種顛覆常規(guī)的做法,在當時看來真是驚世駭俗。 |
三、近義詞與反義詞
類別 | 成語 |
近義詞 | 震撼人心、標新立異、獨樹一幟 |
反義詞 | 平淡無奇、循規(guī)蹈矩、司空見慣 |
四、注意事項
1. “驚世駭俗”雖常用于贊美,但在某些語境中也可能帶有批評意味,表示過于夸張或不合常理。
2. 使用時要注意上下文,避免誤解其真正含義。
3. 該成語多用于書面語,口語中較少使用。
五、總結(jié)
“驚世駭俗”是一個表達強烈沖擊力的成語,常用來形容那些突破常規(guī)、引人注目的事物。無論是文學、藝術(shù)還是社會行為,只要具有獨特的表現(xiàn)力和影響力,都可以用這個詞來形容。理解它的正確用法,有助于我們在寫作和交流中更準確地表達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