渡荊門送別中的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賞析
發(fā)布日期:2022-08-26 13:20:50 來源: 編輯:
關(guān)于渡荊門送別中的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賞析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“山隨平野盡,江入大荒流。
2、”——李白《渡荊門送別》描寫景象: “山隨平野盡”,形象地描繪了船出三峽、渡過荊門山后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:山逐漸消失了,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。
3、著一“隨”字,化靜為動,將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、推移,真切地表現(xiàn)出來。
4、這句好比用電影鏡頭攝下的一組活動畫面,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,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。
5、 “江入大荒流”,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,從荊門往遠(yuǎn)處望去,仿佛流入荒漠遼遠(yuǎn)的原野,顯得天空寥廓,境界高遠(yuǎn)。
6、后句著一“入”字,寫出了氣勢的博大,充分表達(dá)了詩人的萬丈豪情,充滿了喜悅和昂揚(yáng)的激情,力透紙背,用語貼切。
7、景中蘊(yùn)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(biāo)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