拈花指是什么意思(拈花指)
關(guān)于拈花指是什么意思,拈花指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今天菲菲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拈花指源于佛家“佛祖拈花 迦葉一笑”的典故,是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。
2、拈花指為軟功外壯,屬陰柔之勁,專練指頭拈勁之一種功夫。
3、練時內(nèi)外同修陰柔兼陽剛之勁。
4、功成之后,三指拈物,無論如何堅實之石,都能應(yīng)指而碎。
5、傷人于無形之中,是不可多得的防身絕技。
6、指頭在人身僅屬小部分,使力亦不若拳掌等部分之巨,故其練習(xí)也,費時多而成功難,然用心從事,歷久不渝,亦自有成功之一日。
7、此功練就之后,手指觸人,正與馬鞍功、觀音掌等同為煞手也。
8、練習(xí)拈花功之初步,不必用何種物件,但緊并中、食二指,以拇指按之,使三指面相觸,以指尖之第一節(jié)為度,徐徐向外拈去,旋轉(zhuǎn)成圓形,由外向內(nèi)拈若干。
9、旋轉(zhuǎn)之后,更由內(nèi)向外拈若干次,次數(shù)須相等,如內(nèi)旋百度,外旋亦須百度,每日不限次數(shù),有暇即行,指如酸疲,則略事休息。
10、好在此項功夫,既不須器具,又不必擺出練功架子,隨時隨地皆可練習(xí),且為旁人所不易察覺,故非常便利。
11、如是勤練一年之后,指面之勁,已十分充足,始用極大整圓黃豆三粒,仍以拇、中、食三指拈住旋轉(zhuǎn)。
12、初時每不能使三豆同時應(yīng)指而轉(zhuǎn),或竟有脫落之虞,勤習(xí)一月,即可免此病,亦以一年為期。
13、在練習(xí)期內(nèi),所拈之豆,須逐日更換。
14、初時每日易一二次,以后功夫日深,換豆之次數(shù),亦隨之增加,直至三指拈豆,并不用力,只一旋轉(zhuǎn),豆即粉碎,第一步功夫,已告成矣。
15、然后更以小粒黃石代豆,如法練去,至黃石亦可一拈粉碎時,更易青石不必定為三粒,即兩粒一粒,亦無不可;拈至無論如何堅實之石,便能應(yīng)指而碎,則其功大成矣。
16、自始至終,大約須五年時光,即可練成此技。
17、 ?練功初期,先進行空手練習(xí)。
18、意守下丹田,待下丹田溫暖氣足后,以意將全身勁力集中于手之拇、食、中三指的第一節(jié)上,拼緊拇食二指,使拇食中三指第一節(jié)指面貼實,用拇指在食、中兩指的親一書上用力緩慢地旋轉(zhuǎn)若千周,再友向旋轉(zhuǎn)若千周,力竭而止。
19、收功時以意領(lǐng)氣回丹田并敞松身體即可。
20、需要注意的是,練時而將意氣力集中于三指的第一節(jié)上,并且要練至全身力盡方止。
21、如不注意這兩點。
22、則收效不大。
23、空手練習(xí)3個月后,開始進行實物練習(xí)。
24、從成效的練起。
25、先進用綠豆來拈。
26、拈一粒綠豆于三指中用力旋轉(zhuǎn),待到綠豆應(yīng)指而碎時再同時拈三粒綠豆,待同時拈三粒綠豆亦應(yīng)指而碎時改拈黃豆。
27、先拈一粒黃豆,再拈三粒。
28、待熒豆應(yīng)指成粉時改拈石粒,繼而改拈鐵砂、鐵珠、鋼珠、鋼球,如此由較軟至極硬,從小到較大,待到鋼球亦能應(yīng)手即成粉時則拈花指功十成六、七、陽剛之勁己足。
29、此時改練陽柔之勁。
30、陽柔之勁練法與陽剛之勁練法相似,以布料、綢緞等柔韌之物依前法旋指練習(xí),待至極柔韌之物亦能旋指而洞穿后。
31、拈花指勸大功告成。
32、練習(xí)要點是拈物時須循序漸進,由軟至硬。
33、本功功法簡單、效果顯著。
34、練功數(shù)月,指力劇增。
35、只要持之以值,定能成功。
36、??你只說了外功,還有中丹田練法呢?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(biāo)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