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翻譯成英文(亦余心之所善兮)
哈嘍,小天來為大家解答以下的問題,關(guān)于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翻譯成英文,亦余心之所善兮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那么現(xiàn)在讓我?guī)е蠹乙黄饋砜纯窗桑?/p>
1、吟屈原《離騷》明志的原文與含義選段: 掩:遮蔽,遮蓋。
2、涕:垂涕,眼淚。
3、哀:悲痛,悲哀。
4、 長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艱。
5、 譯文:我長久嘆息著以遮蔽辛酸的淚水,悲哀人民的生活卻多么地艱難。
6、 余:我,剩下來的。
7、姱:美好的節(jié)操。
8、鞿羈:約束,嚴己。
9、 謇:嚴肅正直,正直之言。
10、誶:勸諫,勸告。
11、替:衰廢。
12、 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,謇朝誶而夕替。
13、 譯文:我雖然愛好修節(jié)完美嚴于責(zé)己,正直之言上朝勸諫而晚上又丟棄了官職。
14、 蕙:蕙蘭或一莖九花(多花)的蕙花,蕙同惠指中國。
15、纕:這里指沾染,熏染的意思。
16、 申:再一。
17、茝:指白芷,古代常用來代表著人民大眾。
18、 既替余以蕙纕兮,又申之以攬(茝:白芷)。
19、 譯文:既然他們把我搴的蕙蘭熏染,我又再次以攬抱著白芷。
20、 善:善愛,好的行為,珍愛,言行或理想。
21、雖:雖然,即使,縱然。
22、 九:泛指多次或多數(shù)。
23、死:死掉,死亡。
24、未悔:不會懊喪,不后悔。
25、 亦余心之所善兮,雖九死其猶未悔。
26、 譯文:這些都是我內(nèi)心之所珍愛,就是讓我九死(或多死)還是不后悔。
27、 其實,從總理引屈原的文章分析,蕙蘭和白芷在堯、舜、禹時將竄紉成一對稱為“蕙芷”,代表著中華炎黃子孫“萬眾一心、眾志成城”的中華民族精神文化,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。
28、屈原作品的思想:憂國憂民、追求真理、追求理想。
29、通過比喻和對比,讓世人對良莠、美丑就有了,更鮮明更具體的認識,從而引起人們強烈的愛憎感情,體現(xiàn)了憂國憂民、追求真理、志潔行忠、堅持與邪惡勢力進行斗爭的精神。
30、“搴蕙攬芷”作為我國的國花,將國家與人民裝在心中,才使總理堅持追求人類美好的理想、追求國家的發(fā)展與人民的幸福與尊嚴。
本文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