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詞語涕泗滂沱意思】“涕泗滂沱”是一個漢語成語,常用于描述人極度悲傷或感動時的情景。該詞形象生動,富有文學色彩,常出現(xiàn)在古文或詩詞中。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這一詞語的含義及用法,以下將從釋義、出處、用法等方面進行總結(jié),并通過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詞語釋義
- 涕:眼淚。
- 泗:鼻涕。
- 滂沱:形容水流大而急,引申為淚流如雨、情緒激動到極點。
整體意思:形容人因極度悲傷、感動或喜悅而淚流滿面,淚水和鼻涕同時流出,場面極為悲痛或感人。
二、出處與來源
“涕泗滂沱”最早見于《詩經(jīng)·小雅·蓼莪》:“欲報之德,昊天罔極;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四牡騑騑,六轡如絲。載馳載驅(qū),歸燕于飛。”雖未直接出現(xiàn)“涕泗滂沱”,但其情感表達與此詞相似。
在后世文獻中,如《三國志》《晉書》等史書中也常有類似表達,用來描繪人物在重大事件前的情感狀態(tài)。
三、用法與例句
使用場景 | 舉例說明 |
表達極度悲傷 | 他聽到噩耗后,涕泗滂沱,無法自已。 |
描寫感動之情 | 看到母親為他付出一生,他涕泗滂沱,淚如雨下。 |
文學作品中 | 詩人用“涕泗滂沱”來形容戰(zhàn)亂中百姓的悲慘境遇。 |
四、近義詞與反義詞
類別 | 詞語 |
近義詞 | 泣不成聲、淚如雨下、痛哭流涕 |
反義詞 | 喜笑顏開、無動于衷、漠不關(guān)心 |
五、總結(jié)
“涕泗滂沱”是一個極具表現(xiàn)力的成語,常用于描寫人在強烈情感沖擊下的真實反應。它不僅體現(xiàn)了語言的豐富性,也反映了中華文化中對情感表達的細膩關(guān)注。在現(xiàn)代漢語中,雖然使用頻率不如以前高,但在文學、影視、演講等場合仍具有重要價值。
項目 | 內(nèi)容 |
成語 | 涕泗滂沱 |
拼音 | tì sì pāng tuó |
釋義 | 形容極度悲傷或感動時淚流滿面 |
出處 | 《詩經(jīng)》等古代文獻 |
用法 | 描述情感激烈的狀態(tài) |
近義詞 | 泣不成聲、淚如雨下 |
反義詞 | 喜笑顏開、無動于衷 |
通過以上內(nèi)容,我們可以更全面地了解“涕泗滂沱”的含義及其在語言中的應用,有助于在實際寫作或閱讀中準確理解和運用這一成語。